第789章 變天了(第3/3頁)
章節報錯
電影製作完成後的內部放映上,大家對於影片的評價很高,但在面向發行公司的放映會上,這部電影卻遭到了這群人的排斥。
如今國內電影市場受進口大片的影響,觀眾的觀影口味逐漸浮躁,《那山那人那狗》屬於典型的文藝片,而且風格還不同於以往的反映鄉土中國或者舊時代中國的文藝片,十分小清新。
若是晚誕生20年,這部電影說不定會收穫一群小眾但立場堅定的鐵粉,但在這個時候,它很難俘獲大眾。
文華影視組織的放映會上,幾乎沒有發行公司和院線對這部電影表現出興趣。
於東在此之前也預料過《那山那人那狗》可能不會受歡迎,但直接卡在發行公司和院線這一關,是他萬萬沒想到的。
他單獨請幾家發行公司的經理吃飯,私下裡與大家推心置腹的聊了聊。
現實很殘酷,現在發行公司和院線一切向錢看,《那山那人那狗》這種一點賣相都沒有的文藝片,院線就算是放映了,也是賠複製錢,所以大家乾脆碰都不碰。
其實文華影視早就定下了《那山那人那狗》的發行思路,壓根就沒想先在國內公映,而是要在國外參加電影節,然後海外放映,最後才拿到國內放映。
這是當初林為民拍板決定投資霍建起和他這部作品時就定好的,於東之所以召開放映會,其實主要是想試探試探現在發行公司對待文藝片的態度。
文華影視要做中國影壇的龍頭公司,要兩條腿走路,能拿票房的商業片和能拿獎的文藝片缺一不可,但看現在發行公司和院線的態度,以後投資文藝片要更謹慎才行。
月中,於東來到了國文社。
昨天章藝謀給他打電話,經過兩個多月時間的緊張製作,《英雄》的後製已經完成大半,預計6月上旬應該就會製作完成。
《英雄》的上映日期是在立項之初就確定好了的,97年7月1日,獻禮片嘛!
距離電影上映還有一個半月時間,宣傳工作也得啟動了。
來到林為民的辦公室裡,於東先是跟林為民彙報了一下文華最近的動態。
除了投資的專案,最近一年時間文華一直在招收了燕影、中戲的畢業生,不是演員,而是編劇。
這幫新編劇入了職,每天的工作除了去片場,就是拉片子、寫劇本。
佟鍾貴這個文學總監手下終於不再是隻有謨言這個獨苗了,不過謨言就比較悲催了,掛了個首席編劇的名字,跟一群大學畢業時間不長的生瓜蛋子為伍,他的地中海髮型越發突出了。
“光是讓這群生瓜蛋子每天拉片子、寫劇本,還是紙上談兵。《英雄》上映之後你組織一次內部劇本評選,前兩名的獲獎劇本可以投拍電影,成本控制在300萬以內。”
於東問道:“劇本有了,導演不一定好找。”
“我們有錢有劇本,還怕找不到導演嗎?
文華影視成立三年了,根基已經打牢。這次投資《英雄》,我們就是要給國內那些還沉浸在小農意識和作坊思想電影人一個響亮的耳光。
電影行業早就變天了,他們卻還沉浸在舊日美夢中。
電影工業化是勢在必行之舉,商業電影占據主流也是大勢所趨,我們文華影視要順勢而為,立場一定要堅定!”
林為民語氣淡然而篤定的說著。
“是!”於東肅然應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