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商標的先聲奪人,鄭淵傑的心神已經被動搖,林為民雖然沒有將具體的條件都列出來,但僅僅是剛剛所說的這些模糊的條件就足見誠意。

林為民提到國文社對於作家的待遇,在這一點上國文社在國內文學界確實是有口皆碑。

鄭淵傑可以肯定,在國內找不出第二家對作家這麼好的出版社了。

他內心掙扎了片刻,問道:“我的作品都是連載在《童話大王》上的。”

“我們會出資收購《童話大王》,價錢一定符合《童話大王》的品牌價值。不過如果山西方面堅持不同意的話,我希望你可以站到我們這一邊來。”

林為民醜話說在了前面,收購刊物這種事國文社不是第一次做。

前幾年國文社花了100萬從寧夏人民出版社手中買到了停刊的《畫書大王》的全部知識版權,在當時還被不少人嘲笑,鬧的國內文化界人盡皆知。

如今,那些嘲笑國文社的人早已在新《畫王》的高歌猛進之中識趣的閉上了嘴。

有了之前《畫王》的成功案例,林為民的話有著充分的說服力,鄭淵傑嘴唇微張著想說兩句,卻發現林為民早已把他想說的話都鋪墊好了,他幾乎找不到任何理由來拒絕。

鄭淵傑沉默不語從1985年創辦《童話大王》以來,他一直都是單打獨鬥,現在突然之間要被人收編,他的內心有一種本能的抗拒感。

林為民輕易的就看破了他內心的想法,說道:“和我們合作,不會對你有任何約束。相反,你會比以前擁有更大的自由度,因為國文社會在徵得你同意的前提下,代勞你的所有俗務。而且我們看重的是你作品的版權開發價值,我想你也應該明白,光是靠著你自己的話,其實很難去真正開發出這些作品的價值。”

後世,鄭淵傑花了20年時間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品牌價值,這才有了2004年之後其子鄭亞棋開公司運營他作品版權的成功基礎。

現在,鄭淵傑依舊是單打獨鬥的狀態,也沒有意識到版權的真正價值。

“毓秀這個小姑娘你應該知道,她就寫了一部《花季雨季》,目前僅靠著這本書,她的收入恐怕比你這麼多年寫作加起來還要多。”

林為民輕飄飄的說了這麼一句,鄭淵傑的眉頭不自覺的動了一下。

《花季雨季》火的一塌糊塗,廣播連續劇、漫畫、電視連續劇改編也火爆異常,鄭淵傑自然知道這部。

包括毓秀因此而收穫的鉅額收入,鄭淵傑也有所耳聞。

但從林為民口中聽到這個訊息,還是讓他心神一震。

從1978年發表第一篇文章,鄭淵傑已經創作了18年,前七年他的收入沒比一般的工薪階層高到哪裡去。

千字2塊錢的稿酬標準,他一個月寫10萬字也不過200塊錢。

這種情況直到85年他創辦了《童話大王》才有所好轉,隨著《童話大王》的銷量節節攀升,他的收入與日俱增。

進入九十年代後,他的作品出版每年也可以輕鬆達到百萬冊銷量,這才有了他的年入百萬。

毓秀的《花季雨季》在國文社的運作下,給她這個作者帶來了近千萬的收入。

不說比他多,哪怕就是與他這些年的收入持平,也是鄭淵傑難以接受的。

一本書,僅僅只是一本書,就抵得上鄭淵傑近二十年的努力。

人心裡的執念一旦產生,就無法輕易消除。

之前李新來與鄭淵傑談判,上來就談錢,甚至也拿了毓秀舉例子,但卻收效甚微,最關鍵的問題就在於他並沒有動搖鄭淵傑的觀念。

在鄭淵傑眼中,他憑藉著自身的單打獨鬥就可以活的很滋潤,完全沒必要去與人談什麼合作。

而林為民一上來,就用商標動搖了他單打獨鬥的自信,讓他明白了僅靠他個人的能力並不能完全解決他可能遇到的麻煩,也讓他看到了背靠一顆大樹的好處。

因此接下來再談收入這個切實的問題,鄭淵傑就不會再像以前那般從容了。

“如果我跟國文社合作,收入也能達到毓秀的水平?”鄭淵傑問出了一個問題。

林為民輕笑了起來,“你未免也太看不起自己了。毓秀只有一部,她現在版權開發的也差不多了,她的收入以後只會越來越少。但你不同,在中國文壇,像你這樣筆耕不輟的作家少之又少,你的作品數量和知名度決定了你的收入上限將會遠遠高於毓秀。”

他說到這裡,臉上的神色認真起來,看著鄭淵傑的眼睛,鄭重道:“我希望,可以把你培養成中國文壇第一位億萬富豪。”

鄭淵傑的臉色有幾分動容,但轉念不知道為什麼,表情卻露出了幾分怪異。

林為民這時反應了過來,補充了一句:“除我之外。”

聽到這話,鄭淵傑忍俊不禁,林為民的臉上也露出了幾分笑容。

在中國文壇,還沒有一個作家能像林為民這樣,在保證作品暢銷的同時,在獎項和版權改編兩方面同時獲得成功。

“您是我學習的榜樣!”鄭淵傑說道。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