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比於華還惡劣(第2/3頁)
章節報錯
19部中長篇!
足足19部中長篇!
原來林為民已經創作了這麼多部作品。
19部作品當中,除了《潛伏》這一部中篇之外,其餘的作品全部都是實打實的長篇。
即便是以每一部20萬字來計算,也是將近400萬字的產量,更何況其中還有《套馬人》《大明王朝1566》《上帝保佑米國》這樣50萬字或以上的大部頭作品。
“這個數字我統計過,算上最近剛剛發表的《明天別再來敲門》,整整519萬字。”
於華的語氣有些得意,好像幹了什麼了不起的事。
幾個同事一時沉浸在對於林為民的高產的驚訝中,並未覺得於華做這種事是無聊之舉。
以前他們只知道林為民產量高,但並沒有統計過,如今從於華口中聽到具體數字,心中的驚訝根本無法掩飾。
“社長今年還沒到40吧?”
“60年生人,今年才37歲。”
“37歲!他記得他從80年開始在文壇冒頭,到現在也就17年時間,519萬字,這字數快趕上巴老了吧?”
“不一樣。巴老的作品型別駁雜,我雖然沒統計過,但巴老的作品體量肯定是要遠小於社長的。”
“不能這麼算,散文、雜文也是作品啊!”
“可伱見過哪個作家能夠在近二十年時間當中,每年以一到兩部作品的效率產出作品,從未間斷?更何況社長的作品部部都是精品,其中更不乏享譽國際的經典之作!”
幾個同事爭論了幾句林為民和巴老作品含金量的問題,並沒有爭論出個所以然來,自古文無第一,爭論這種事是不會有結果的。
“呵呵,你們數了半天,19部作品,519萬字,這個產量很高對吧?那銷量呢?”於華問道。
“銷量?那還用說?《千與千尋》都賣了快2200萬冊了吧,這才幾年的功夫,還有《霸王別姬》《情人》《大明王朝1566》……哎呀,數不過來。太多了社長受歡迎的書實在是太多了。”
於華微微頷首,“銷量最高的作品就不用說了,大家都耳熟能詳。我問問你們,你們知道社長的所有作品裡,銷量最低的是哪本書嗎?”
眾人聞言表情略帶遲疑,有人率先開口說道:“《追兇》吧?我記得這剛出來的時候大家都吵著看這太費腦子了,有好多人都看不進去。”
“不對不對。《追兇》是先鋒文學的經典之作,當時極受追捧。那時候別管看不看得懂,人手拿一本《追兇》是一種時髦,就跟有一年大家跟風買《大明王朝1566》一樣。”
“我覺得是《升官記》,政治諷刺的受眾向來不算多,這部出版之初銷量還不錯,但後來好像賣的就沒那麼好了。”
林為民的作品熱銷不假,但大家也不是每部作品都從頭關注到尾,所以對於很多作品出版多年以後的銷量僅有一個模糊的概念。
幾個人猜了半天,說出的名字都被於華搖著頭一一否定。
“你們說的這些都不對,銷量最低的是《有話好好說》。”
有兩個同事顯得有些訝異,“不能吧?這部我高中的時候看過,寫的很好啊!而且去年電影上映不是還拿了快一個億票房嗎?這多受歡迎啊!”
“《有話好好說》發表還是八十年代初的時候,你們幾個那時候還都在上學呢,不瞭解這裡面的內情。”於華給幾人科普了起來,“那個時候,傷痕文學、改革文學大行其道,尋根文學方興未艾。《有話好好說》的風格在當時是獨樹一幟的,大家都在苦大仇深,林老師突然講了個聚焦都市生活、講述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故事,在當時是很不受一些評論家和作家的待見的。”
聽了於華的解釋,幾個年輕的同事點了點頭,不知道《有話好好說》當年居然還有這麼一番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