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個部門想辦法就能解決的問題,而是國情。

林為民在出版行業幹了這麼多年,這裡面的道理他如何能不明白呢,領導也很清楚,但仍靜靜的聽著他的陳述。

“出版行業屬於傳統行業市場就這麼大,現在還有各種不利因素掣肘,想要保持住現在的發展勢頭不容易啊!”

訴完了苦,林為民感嘆道。

領導沉靜的看著他的表演,一言不發。

他見領導不接話,只能繼續說道:“領導,您說,我們國文社要是轉企改制怎麼樣?”

聽到這句話,領導的表情終於淡定不下去了。

“轉企改制?”

簡短的四個字,配合上領導驚詫的表情,足以說明他內心的震驚。

國文社不僅是國家級出版社,也是事業單位。

國內從78年改革開放開始,就針對眾多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和鄉鎮企業提出了改制,所以這一波改制也被稱為國企改制。

這些年關於事業單位改制的討論倒是有一些聲音,但距離事業單位轉企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後世國內也是在2010年之後才逐步展開的。

不過這些年裡,國內對於事業單位改革的動作也不是沒有,只是步子沒有那麼大而已。

1978年以後,國內的事業單位被允許創收,不少事業單位開始從事商業行為,很多領域也開始允許非國有資本進入。

上面為此曾發出過《關於節約非生產性開支,反對浪費的通知》《文教科學衛生事業單位、行政機關“預算包乾”辦法》《事業單位獎金稅暫行規定》《關於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若干規定》《關於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決定》等若干項規定。

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鼓勵事業單位創收,減少財政撥款。

治大國如烹小鮮,國家的做法是穩紮穩打,林為民一上來就語不驚人死不休,直接提到了轉企改制,由不得領導不吃驚。

“這種政策,也是你們能提的?”領導臉色嚴肅道。

林為民不慌不忙道:“領導,我們這也是為上面建言獻策嘛。其實上面也希望能夠順利完成事業單位的改革嘛,我們國文社願意當這個排頭兵!”

領導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少給我灌迷魂湯,我現在算是看明白了,怪不得大家都說你是出版領域最大的刺兒頭。”

“領導,我冤枉啊,我這可都是一心為公啊!”

林為民叫了幾句屈,又給領導灌輸起他的那套理論。

說起來倒不復雜,就是後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那套東西,只不過國文社是打算朝文化產業集團的方向發展。

領導倒沒阻止他的話,聽了半天,也沒表態,把他攆了出去。

臨走前還警告道:“把你那嘴給我把嚴一點,我要是在外面聽到一點風聲,饒不了你!”

林為民信誓旦旦的保證,“領導您放心,我這人沒別的優點,就是嘴嚴。”

月初了,三更求票啊!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