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沒錯,您流落在外的手稿,應該就那一份吧?”馬嘟嘟確認道。

林為民點了點頭,“就那一份。”

“那就錯不了。”馬嘟嘟拍著巴掌道。

“可是……”林為民眉頭緊皺,“誰會花二十萬港元買我的手稿呢?”

馬嘟嘟笑道:“這話您得繼續聽我說完才知道是怎麼回事。”

林為民擺了一下手,讓馬嘟嘟繼續說。

當時販子也問出了跟林為民同樣的問題,林為民在國內是著名作家不假,在海外也有些名氣,可要說讓香江的大老闆願意花高價買他的手稿,就誇張了點。

這要是再過個二三十年,或者林為民作古了,倒是有可能。

面對販子的問題,掮客淡定自若,細細的跟販子說了這其中的原因。

原來,自從《大明王朝1566》發表之後,這部被國內文壇奉為經典歷史改革的作品不知道透過什麼途徑流傳到了香江。

這個年頭,香江還在英國人的治下。

國內的出版物要流入到香江不算難,但要想出版卻非常不容易。

前幾年林為民的《情人》和《霸王別姬》在《星島晚報》上連載,星島報業本意是有計劃出版這兩部的,可是在審查階段遇到了英國人的刁難,只能無奈放棄。

相比圖書類的出版物,英國人在報刊雜誌上的稽核要松上一些,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情人》和《霸王別姬》這些能發表的原因。

包括後來林為民給香江文學推薦謨言的作品,也順利發表了出來。

國文社出版的《大明王朝1566》流傳到香江之後,一開始只是在文化人的小圈子裡小範圍傳播,後來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香江的幾個老闆給看上了。

每每在聚會上大肆宣揚這部中所展現出來的權謀和韜略之術,對於做生意的人也大有裨益。

商人的小圈子裡,大家一向是互通有無,好的資源、渠道,大家在不損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是非常願意分享的。

於是乎,《大明王朝1566》便以這樣的方式在香江的商人圈子裡詭異的火了起來。

聽說掮客手裡有《大明王朝1566》的手稿,有對這部痴迷的老闆便直接喊出了二十萬這個讓人根本無法拒絕的天價。

掮客平時給老闆們弄的歷代古董當中在,最貴的也不過一二十萬,如今一份打包買來的當代作家手稿竟然能賣到二十萬,自然是歡天喜地的答應了這樁買賣。

就這樣,林為民這部《大明王朝1566》的手稿,便被掮客給賣到了香江。

聽完馬嘟嘟的講述,林為民一時竟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

手稿丟了,當然是件壞事。可能被賣出二十萬港元的天價來,好像也是件挺牛逼的事。

林為民甚至沒辦法對那個偷手稿的小販和賣手稿的掮客生出恨意來。

沒有他們,他怎麼能知道自己的手稿竟然還有如此價值呢?

如果是若干年後,林為民倒是有這個自信,自己的手稿可以賣到比二十萬更多的程度。

可現在才87年,自己也才剛27歲而已。

“那我那份手稿就算是被人給收藏了?”林為民問。

馬嘟嘟調侃道:“您還想去香江找人要回來是怎麼著?”

林為民也笑了起來,要是肯定沒辦法要回來了,只能把這事當做一件文壇軼事來看了。

馬嘟嘟提醒道:“您最近可小心點吧。一份手稿賣二十萬港元,那幫孫賊說不定已經盯上您了。”

二十萬港元,足夠讓很多人鋌而走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