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編輯部的同事們再次齊聚東來順,大家都有點恍然。

編輯部的老同志們退了不少,林為民也升任總編了,老榮更是已經去世,說起這些年的變化,眾人不禁唏噓。

“行了。今天是給小佟慶祝的,不是聽你們這群老傢伙憶往昔崢嶸歲月的。”林為民說道。

他這話說完,立刻引發了大家的強烈聲討。

“你們年輕人升官兒的升官兒,發財的發財,出名的出名,還不許我們這群老傢伙發發牢騷?”

“就是。這當了領導,心就是黑,連話都不讓人說了。”

詆譭領導,屬於《當代》編輯部的老傳統了。

以前林為民是帶頭的那一個,現在不一樣了,他是捱罵的那一個。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啊,他在心裡這樣安慰自己。

罵完領導,這幫人的念頭通達了不少,緊接著又聊起了家長裡短、柴米油鹽的生活話題。

這幾年燕京變化很大,90年為了舉辦亞運會,整個城市都變成了大工地。

亞運村、北四環路、二環快速路,這些工程雖然都是為了舉辦亞運會興建的,卻結結實實的改變了老百姓們的生活。

當然了,舉辦亞運會對燕京老百姓影響最大的還是房價。

這幾年政府一直在推行住房制度改革,海南作為特區,更是走在了全國都前列。

短短几年時間之內,海南成立了兩萬多家房地產公司,十萬人才下海南,房價一路從三四百塊錢一平米漲到了五千塊一平米。

海南的房地產浪潮只是全國房地產行業的一個縮影,大部分地區的房價沒有海南漲的那麼兇,但跟前些年比確實有很大幅度的上揚。

燕京作為首都,又經過了亞運會的刺激,在亞運會之後,包括亞運村在內的一大批商品房進入市場,極大的刺激了燕京的房地產市場。

燕京的房價在短時間內就突破了每平方米2000塊,這個時候燕京的普通工人每個月工資也就二三百塊錢,換算一下,上班族一年的工資不吃不喝才能買一平米的房子,簡直無法無天。

這一年以來,多家媒體撰文炮轟燕京房價過高,還有的專家給老百姓出謀劃策,說如今房價高企,買不如租,還給老百姓算了一筆賬。

購買一戶標準的單元樓住宅,以房價2000塊/平方米,房屋面積100平方米來計算,總房款需要20萬。

這筆錢如果存進銀行,現在的三年期利率年化利率是9%,20萬存款一年就有1萬8千塊的利息,用來繳納租金房屋租金綽綽有餘。

而且買了房子之後,還有裝修、取暖費、電梯費、清潔費等支出,平均下來一年至少也要千把塊塊錢,對於很多家庭來說也是一個不輕的負擔。

所以總體看來,專家認為,買不如租。

姚淑芝給大家灌輸著專家的建議,說得唾沫橫飛。

林為民忍不住問了一嘴,“淑芝,這話,你不會是聽小偉說的吧?”

姚淑芝看了林為民一眼,“你怎麼知道?”

我怎麼知道?

我能不知道嗎?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