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知道自己是賭氣,那你覺得你有這個決心和毅力能把這個獎項辦好嗎?你得明白,當你決定舉辦一個文學獎項時,它已經不僅僅是你出氣的工具了,同時也代表著文學的神聖性。

如果你只把它當成一個出氣的工具,那你和那幫人,又有什麼不同?”

萬先生說這些話的時候,臉色嚴肅鄭重,不苟言笑。

捱了訓,林為民心中並未有任何不滿,反而感覺有些羞愧難當,他糾結片刻說道:“算了,那就不辦了!”

萬先生見他有些沮喪,又說道:“我跟你說這些話,不是不想讓你辦獎項,只是不希望你是帶著別有用心的目的去辦這個獎。為民啊,你別忘了,你現在所取得的這些榮譽和成就是什麼帶給你的?”

除了拜師的頭兩年,萬先生已經很少對林為民進行說教甚至是批評了,尤其是近幾年林為民身份地位日高,萬先生對他更多的是鼓勵和讚賞,每每在外人面前提到林為民總是合不攏嘴。

今天罕見的批評林為民,足以說明他對這件事的不滿。

萬先生提醒林為民不要忘記是什麼帶給他榮譽和成就,潛臺詞就是讓他不要忘本。

他這些年來所取得的,無論是財富、榮譽和成就,哪一樣不是文學帶給他的?

他想要以辦文學獎項的方式和那些他看不慣的人打擂臺,無疑是心中失去了對文學的敬畏之心,這也是最讓萬先生生氣的一點。

林為民心中不禁赧然,他自知理虧,同時也在反思自己。

寫罵對家,這算是文人的老傳統了,大家也只會當成笑談去看待。

但就像萬先生所說的,他要是真是奔著跟人家對著幹的想法去辦這個獎項,自己的這個目的又有多純潔呢?

再自私一點講,這個獎項真讓他給辦成了,輪到評獎的時候,對手的作品或者是那些他看不順眼的同行的作品入圍了,這個獎項他給不給人家?

給吧,自己噁心;不給,失了獎項的公信力。

在這樣的心態下,怎麼可能辦得好獎項?

想明白了這些道理,林為民的心態平和了下來,誠懇的對萬先生說道:“老師,您批評的很對,我的想法確實是有些荒腔走板了。”

萬先生見他態度真摯,不由得欣慰的頷首說道:“你能想明白這個道理是最好的,恩怨分明當然是好的,切忌公私混淆。”

林為民點了點頭,由衷的說道:“您說的話,我記住了。”

話說開之後,氣氛輕鬆了下來,萬先生又問道:“你剛才賭氣的成分更大一些,這麼說來,其實也是有一些出於本心的成分?”

林為民又忍不住得瑟道:“那是肯定的您老也不能太小瞧我的覺悟。”

萬先生早已習慣了他這個順杆爬的性格,語重心長的說道:“你要是真有這些想法,不妨多等兩年。你和文協剛剛經歷了一些矛盾,又是才上任國文社的總編輯,資歷還是淺了一些,要辦這種全國性的評獎活動光是有心、有錢是不夠的。”

林為民自動在心裡把萬先生的話翻譯了一遍:現在對家盯你盯得緊,這個時候搞評獎,人家肯定搗亂。你小弟又少,到時候有麻煩不一定擺的平。不如猥瑣發育幾年,等徒子徒孫再說一些,對面老得老、死的死,再搞評獎不是手到擒來?

林為民沒大沒小的給了萬先生一個“你個老奸巨猾”的眼神,“還得是您老老謀深算啊!”

萬先生忍不住說道,“你那是什麼眼神?一肚子的花花腸子,什麼經到你嘴裡都得被念歪!”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