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為民寫《升官記》的目的,其實每個看過的人都清楚。

對於一些熟悉他作品的讀者,甚至不需要去通讀,只需要大略翻幾眼,便可以知道這本會被寫出來的原因。

遙記得七八年前,林為民一部《盜官記》,將那些攻訐、辱罵他的同行罵的狗血淋頭,其中不少人因為這部還被冠上了惹人發笑的外號。

這次《升官記》再度來襲,一樣的配方、一樣的味道,不同的是罵的更直接、罵的範圍更廣。

以前他只是罵罵他的人,現在他連體制問題和社會大風氣都要罵。

普通讀者們看完這部感同身受,有經歷過情節的讀者更是拍手稱快。

而那些自覺被內容影射到的知識分子、文學界人士和官員,心裡別提多噁心了。

可他們又不敢公開批評這部,人家諷刺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和小貪小腐,你看了為什麼跳腳?被戳痛了?

因為有著這樣的忌憚,所以他們只能在心裡罵罵林為民。

至於這回真正的苦主柳飛羽和雁冰文學獎評委會,在發表之後一直保持著沉默。

此前雁冰文學獎評獎結果公佈,他們已經飽受質疑好不容易現在風浪逐漸平息了,他們絕對不會給林為民把事情再炒起來的機會。

他們深知,這個時候越是回應乃至於對罵,越是趁了林為民的心意。

只有悄無聲息的降低他們的存在感,讓這件事過去才是最好的選擇。

等風波過去了,要怎麼評獎還不是他們說了算?

沒必要為了一時之氣將事情鬧大,到時候丟了手中的權柄才是得不償失。

《升官記》發表半個多月時間,陷入了一種詭異的輿論氛圍中。

讀者群體好評如潮,但平時存在感很強的文學界卻少有聲音,只有一些心眼實誠的評論界人士對林為民發出不合時宜的大加讚賞,充當了顯眼包。

週末的時候,林為民帶著陶慧敏到萬先生家蹭飯。

這兩年,萬先生的身體一直不太好,絕大多數俗務已經不過問,林為民來吃飯的次數也比以前少了,怕打擾他的清靜。

今天他們夫妻二人來了,萬先生心情愉快,氣色也好了不少。

自從萬先生身體不好,老伴黎玉茹歲數也大了,一個人照顧不過來,萬芳夫妻倆就搬過來照顧老兩口。

幾個女人在做晚飯,林為民則陪著萬先生坐在客廳中聊天。

“老師,我打算搞個文學獎!您覺得怎麼樣?”聊著天,林為民突然對萬先生說道。

萬先生看了他一眼,表情並未驚訝,雁冰文學獎剛過去不長時間,林為民的也發了,他這麼做的目的也不難猜。

“評獎可不是容易搞的,費心費力不說,還容易落埋怨。再說,你有那個時間嗎?”

林為民笑著說道:“評獎不是一個人的事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幹嘛,弄個評委會就行了,再說不是還有您嗎?”

萬先生立刻提高了警覺,“我黃土埋了半截的人了,可禁不住你的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