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送瘟神的效率(第2/3頁)
章節報錯
林為民完全理解王曉波表情不自然的原因,在香江出版,樣書他肯定收到了。
書名起了個《王二風流史》就算了,最過分的是書封,直接就是一男一女兩個luo體在交織,一看就是按照《黃金時代》裡面的男女主人公王二和陳清揚來設計的。
出版社那邊基本就是當鹹溼在出版,很符合香江人的尿性。
林為民略過書名不談,問道:“書賣得怎麼樣?”
“還可以,說是一個月兩三千冊的銷量。”
“香江市場小,一年兩三萬冊也是很不錯的成績了。”
王曉波點了點頭,他這人沒什麼物質需求,要是真想追求物質,也不會回國。
《唐人故事》、《王二風流史》先後出版,他收穫了不菲的稿費,做到了用稿費養活自己和家庭,他就已經很知足了。
“對了,這段時間我看你雜文發了幾篇,好像反響還都不錯。”林為民問道。
說起這件事,王曉波的臉上露出幾分無奈的表情。
他寫這麼多年,至今為止發表、出版的作品寥寥無幾,雜文倒是發表的很順利。
尤其是專職寫作之後,一篇接著一篇的發,幾乎沒有停過,確實很受歡迎。
也因為雜文的受歡迎,這一兩年,王曉波在國內思想界的影響力可比在文學界大得多。
在文學界他只是個無名小卒。
“寫雜文就是想混點稿費,我也沒想到。”
林為民知道王曉波的理想是放在文學創作上,而不是在學術研究上。
“正巧我認識個灣島的出版商,等過幾天我幫你問問吧,看看你那幾篇能不能在灣島出版。”
郭峰的新地文學出版社這幾年大規模的引進大陸作家的作品,在灣島掀起了一陣“大陸熱”,林為民就跟郭峰推薦過程忠實的《白鹿原》。
此外,還有不少和國文社有合作的作家的作品都被新地文學出版社引進到了灣島。
王曉波萬萬沒想到,只是來拜個年居然都能碰上這樣的好事。
他的臉上泛起笑容,“太謝謝您了,林老師。”
林為民擺擺手,“你現在專職寫作,出版,有了收入才能更好的把精力都投入到寫作上。”
王曉波和李銀禾聞言感動不已,離開林家後,李銀禾對王曉波說:“林老師是你的伯樂啊!”
王曉波心中感念不僅是伯樂,更是知己。
趁著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林為民開車帶著陶慧敏和陶父陶母來到故宮旁的二進院,這裡從韓壯壯搬走之後就空著。
春節這兩天,陶慧敏已經跟陶父陶母溝通好,等她懷孕了,就讓陶母來燕京照顧。
夫妻倆商量著故宮旁的這處院子就留給陶父陶母居住。
“爸,媽!為民怕到時候你們來了燕京跟我們住在一起不習慣,可以住在這裡,離著我們那裡還不遠。團結湖那還有個房子,就是離著這裡有點遠,在東郊,你們要是住不慣四合院,住在那邊也可以。”
陶慧敏拉著父母走了一圈,說道。
陶父陶母站在院裡,望著故宮的院牆,有些出神,他們這輩子也沒想過自己住在故宮邊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