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聽說這個訊息,無不感嘆林為民的手眼通天,沒有任何一個人去懷疑訊息的真實性。

林老師那是什麼樣的人物?一怒之下找副相告個狀,有什麼難的?王曉波心中這樣想著,又跟林為民詳細聊了聊出版事宜。

今年政府頒發了稿酬新規,國文社給的稿費標準也比以前高了不少,千字三十五塊的基礎稿酬,因為印數很低,所以印數稿酬只有幾百塊錢,總共加在一起9200多塊錢。

王曉波聽到這個數字心中歡喜,他在大學教書,一個月工資才一百多塊錢,算上此前發表的稿費,這幾篇《唐人故事》給他帶來的收入超過了一萬五千塊錢。

除了這些稿費,王小波透過林為民的推薦,至今在《香江文學》發表了《黃金時代》《三十而立》《似水流年》三部作品,收穫了接近五萬港元的稿費。

這次要給他出版集的是香江繁榮出版社,以每字稿酬支付稿費,他大概可以收入十萬港元稿費。

將稿費全部換算成人民幣,王曉波這兩年透過作品發表和出版,所賺取的稿費已經超過了五萬塊錢。

這個數字在1990年,已經是非常大的一筆錢了。一想到兩地出版即將到賬的稿費,王曉波心中蠢蠢欲動,早已醞釀多年的念頭再也控制不住。

“林老師!”王曉波望向林為民眼神中閃著希望的光亮。

“怎麼了?”

“您說,我辭職當個自由撰稿人怎麼樣?”王曉波充滿期待的問林為民。

林為民沉吟片刻,

“你確定?是一時興起的念頭,還是早有這個打算?”王曉波如實回答:“早就有這個想法。只不過以前我的作品發表不了,根本不敢付諸行動。現在不一樣了…………”王曉波臉色興奮,

“我現在發表和出版獲得的稿費比我工作二十年都多,錢壯慫人膽,我打算試試看自己能不能幹這路勾當。”林為民笑了起來,

“以你現在的文字水平,幹這路‘勾當’肯定沒問題。問題在於你的風格,你可要想好,如果你維持現在的風格,可能短時間內還是沒辦法發表作品。”王曉波點頭道:“您說的對,不過我現在不是有稿費了嘛…………”說到這裡,王曉波的臉上又忍不住泛起了笑容,

“我現在賺的這些稿費足夠我寫十年不發表任何作品了,我就不信,十年我還發不了作品。”\"用不了十年,國內的讀者會逐漸認識你的。

對了,跟家裡人商量了嗎?”林為民問。

“沒呢。以前跟銀河說過這個想法,但當時只是異想天開而已。這次劉先生為我居中聯絡出版的事,我得到了訊息,第一時間先來編輯部報了個喜。”林為民叮囑道:“回家要好好跟家裡人商量一下,你要全心全意的投入寫作事業,沒有家裡人的支援是不行的。”

“嗯,我明白。”

“另外……”林為民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既然是全職,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不要忽略自己的身體…………”林為民把陸遙的例子講給王曉波,感受到林為民的關心王曉波重重的點點頭,

“謝謝您的關心,我一定注意。”離開《當代》編輯部,王曉波再回家時,妻子李銀禾正在做飯。

他拉過李銀禾的手,將兩地都要出版的事和她說完,李銀禾有些恍惚。

“都要出版?”

“嗯。”李銀禾看樣子需要一些時間消化這個訊息,王曉波卻不給她時間,繼續說道:“這幾回發表和出版的稿費加在一起也有幾萬塊了,我打算辭職,專門搞寫作,你同意嗎?”這個想法丈夫早已有之李銀禾是知道的。

以前在米國時,就是她打工來養他,現在丈夫的作品能賺稿費了,她有什麼理由不同意呢?

第二天上午,李銀禾帶著王曉波去系裡辭職。看書喇

“給您添麻煩了!”進門後,王曉波就說了這一句,然後就一聲不吭,獨自在一旁抽菸。

剩下的都交給了妻子李銀禾替他向系主任解釋。溝通了半個小時,順利說好了辭職的事,接下來就是辦手續的問題了。

看書溂出了系主任的辦公室,王曉波忍不住鬆了口氣。他向來不擅長人際關係,也就是跟搞文學的朋友們在一起才會感覺放鬆一些。

王曉波想到了昨天見過的林為民,尤其是跟林老師聊天的時候,總是感覺格外的放鬆,一點也不拘束。

現在好了,馬上就要辭職了,以後他就不用再去為這些無用的事費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