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讓所有人的意想不到的是,上個月《孩子王》在萬眾期待之下參加了戛納電影節,不僅在展映的時候惡評如潮,等到電影節閉幕的時候,更是顆粒無收。

這讓無數期待程凱歌能夠載譽歸國的國內電影人無比失望,幾個月前章藝謀捧得金熊獎的場面還歷歷在目,程凱歌又要參加戛納電影節,大家彷彿看到了中國電影走出國門,邁向世界的曙光。

可現在看來,這一切只不過是幻覺而已。

程凱歌的戛納失利,讓他在一夜之間從萬眾期待淪為了萬眾的笑柄。

反倒是因此,越發的凸顯出了章藝謀的天才。

翌日上班,剛坐下不長時間,前樓便招呼開會。

林為民拎著筆記本來到會議室,臨時開會,大家都不知道會議主題,開會前交頭接耳了一番。

過了一會兒,會議開始,程早春主持會議,說明了今天開會的原因。

原來上半年,國家出版工作者協會醞釀成立“韜奮出版獎”,這個“韜奮”指的是曾經創立過《生活週刊》、創辦過三聯書店的出版家和新聞工作者鄒韜奮先生。

鄒韜奮先生不僅是著名的新聞工作者和出版人,更是傑出的革命者和愛國者,為國內的抗戰做出過重要貢獻。

韜奮出版獎由國家出版工作者協會成立,自然代表了中國出版界的最高獎項,國內的各大出版機構也極為重視。

今年是韜奮出版獎首次評獎,評獎每兩年一屆,評選物件必須由工作單位或者版協理事單位推薦。

程早春說完了韜奮出版獎的評獎情況,又說道:“評獎的要求是每個單位推薦一位候選人,我們出版社夠資格參與評選韜奮出版獎的同志很多,大家心裡都有什麼人選,不妨說一說,暢所欲言。”

他說完這番話,喝起了茶。

辦公室內同事眾多,黨組的同志、副社長、副總編、各個編輯室主任、主編,大家匯聚一堂,此刻心照不宣,沒有一個人願意先開這個口。

大家都不傻,韜奮出版獎的評選方式是由單位推薦,全國的出版機構雖然眾多,但不用想也知道獎項的歸屬必然是被頭部的出版機構壟斷。

恰好,國文社就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出版社。

換言之,只要能夠確定成為社裡推薦的評獎人選,那麼這個人得獎十拿九穩。

誰不想要這個名額啊?

可這事不是你先說話就能給你的,出頭的椽子先爛,觀望一下再說。

林為民感受到會議室裡的暗流湧動,挪了挪屁股。

這幫老銀幣,看著一個個不說話,心裡怎麼想的他一清二楚。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國文社也不例外,每次有這種評獎,社裡都會雞飛狗跳一陣。

程早春那邊喝著茶水,等了半天,見眾人都不說話,只好在人群裡扒拉一下,點到看熱鬧的林為民。

“為民,你來說說看!”

林為民被點到名字不情不願,這事跟我有什麼關係?

“領導,我提名我自己!”他厚顏無恥的說了一句。

程早春的臉黑了,“伱夠資格嗎?”

辦公室內的眾人鬨堂大笑。

剛才程早春在介紹韜奮出版獎評獎規則的時候已經說過了,單位推薦的候選人必須是有十年以上出版行業工作經歷的人才行。

林為民從80年進社,滿打滿算也就七年,自然是沒這個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