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不要過多的去想能不能發表或者發表後的效果,你現在越是這樣想,寫的越是畏手畏腳。

你在寫作上的天賦是毋庸置疑的,不要總對自己抱著懷疑的態度。

我看你乾脆還是給自己設下一個目標吧,這一兩年不要想著發表東西,就是悶頭寫。

寫完了的東西,隔一段時間拿出來自己再回頭看看,很容易就能夠發現不足,然後再改改。”

林為民安慰海晏的同時給他出了個主意,這個辦法其實不算高明,說白了就是靠時間來改變急躁和自我的毛病。

但效果確實很好,林為民在文研所的同學賈達善就喜歡用這種方法。

海晏受教的點了點頭,道:“回頭我試試。”

在兩人聊天的時候,鄭小龍、馬嘟嘟、汪碩、馮曉剛四人聊的火熱。

燕京電視藝術中心84年拍的《四世同堂》,85年拍《便衣警察》,86年,也就是去年拍的是《凱旋在子夜》,這部電視劇屬於政治任務,去年拍完播出之後反響平平,讓鄭小龍內心很是受挫。

要知道為了這部《凱旋在子夜》,他們這幫工作人員可是溜溜兒在祖國西南地區的大山和叢林裡待了整整半年。

以中心的實力,一年製作一部電視劇剛剛好,去年的《凱旋在子夜》沒什麼反響,如果今年的作品再沒弄好,那他這個主任可就有點下不來臺了。

幾人侃著電視劇,自然而然的提到了林為民操刀的那部《女醫傳》。

跟林老師的格局和手段比起來,電視藝術中心拍電視劇就跟玩過家家一樣。

《女醫傳》是林老師撮合中央電視臺和香江的無線電視臺聯合投資製作出品的,投資上千萬,光是製作集數就有60集,超過2400分鐘,鄭小龍他們中心這幾年製作的電視劇加在一起也就剛到這部電視劇的一半,更別提這部劇播出之後所產生的效果和影響。

這年頭沒什麼收視率的概念,但老百姓的喜愛做不得假,鄭小龍幾人可記得當時電視劇播出的時候,身邊的親戚、朋友、同事,家裡只要有電視的,每天晚上必會播到中央電視臺一套,準時準點的守在電視旁。

那段時間,大家幾乎斷絕了一切晚上的社交和娛樂活動。

看《女醫傳》,就是大家最好的娛樂活動和精神生活。

去年九月的時候,鄭小龍還看過最新一期《大眾電影》提到了《女醫傳》播出那個月的電影票房,腰斬過半,不足四成。

如今電影票房資料統計很不健全,《大眾電影》上的資料也只是統計瞭如燕京、滬上、羊城等幾個大城市主要的電影院。

可即便是這樣,也已經是非常可怕的現象了。

放在後世,伱敢想象,因為一部電視劇的上映讓暑期檔的電影票房腰斬到四成嗎?

那段時間翻開報紙,幾乎天天都能看到關於《女醫傳》的訊息,預告、分析、評論、觀後感,期期不落。

七月份電視劇播完以後,全國各地的電視臺又紛紛引進這部電視劇,到現在半年多了,各地的地方電視臺上仍然有很多重播。

這部電視劇不僅讓裡面的主演們家喻戶曉,連帶著電視劇所宣傳的中醫也成了老百姓眼中的香餑餑。

建國這麼多年,國家對於中醫事業的支援並不小。

但中醫受限於它本身的學習方式和治療方式,很難像西醫那樣短時間、快速大規模的推廣,這些年來逐漸式微也是不爭的事實。

隨著《女醫傳》的播出,老百姓們對於中醫的認可度似乎在一夜之間就提高了一個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