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能來是給臉(第2/3頁)
章節報錯
1983年的春晚之前,央視的春節晚會有報幕員、播音員,但是沒有“主持人”這一概念。
今年央視破天荒的為晚會引入了主持人,但這個角色並非是由這個時候央視的播音員們擔任,反而是交給了幾位演員。
王景愚、劉曉慶、馬季、姜坤。
這樣做的原因是臺裡領|導擔心播音員們背誦能力很強,但沒有臨場經驗,怕現場出現狀況,他們反應不過來。
而找來馬季和姜坤這兩個相聲演員反應能力快,但又容易耍嘴逗貧,怕格調不高,所以又找來戲劇學院受過專業訓練的喜劇演員王景愚。
三個主持人全是男的,上臺不好看,於是又找來了如今最火的演員劉曉慶。
林為民今天還是第一次見到劉曉慶本人,她現在可是大忙人,來參加晚會都是抽空,眼看了還有一個多星期要直播了才進晚會。
這大奔兒嘍頭可不太好看,人民群眾的審美還是過於樸素了啊!
等了快一個小時,林為民負責的第一個小品終於上臺了,是大外甥和頌丹丹、梁冠華演出的《楊白勞與黃世仁》。
幾個年輕人演的很賣力,卻不見底下人發笑,他們坐在馬紮上,表情嚴肅,時不時的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幾人越演越沒底,到後半段的時候還出現了兩個小失誤。
等節目演完之後,幾人回到後臺,內心忐忑不安。
“我看底下那幫領|導都沒笑,我們的節目不會被拿下來吧?”頌丹丹擔憂的說道。
梁冠華嘆道:“不好說啊,上次不是還拿掉了一個節目嗎?”
韓壯壯只能安慰兩人道:“沒事,上次是彩排效果不好,這次是審|查。等會就知道結果了。”
在幾人擔憂的時候,臺上的表演仍在繼續。
整臺晚會一共278分鐘,剔除晚會開始時的致開幕詞、介紹到場嘉賓等環節和晚會結束時的慰問工作人員環節不算,還有五十多個節目。
幾乎是花了一晚上的時間才將節目全部審|查完畢。
時間已近午夜,舞臺上早已經散場,會議室裡卻煙霧繚繞。
距離晚會開始還有一週多,時間不多了。
今天審|查組提出了兩個比較突出的問題,一個是李谷一所演唱的《鄉戀》的問題,另一個是關於《楊白勞與黃世仁》這部小品當中提出的“三角|債”問題。
1979年年末中央電視臺播出了電視風光片《三峽傳說》,其片頭曲就是《鄉戀》,一經播放,《鄉戀》就是以其不尋常的節奏和演唱方法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元旦期間,滬上的《文匯報》發文對《三峽傳說》進行評論,其中談到了《鄉戀》並指出該歌曲旋律抒情優美,很受聽眾的喜愛。
兩個月後,這首歌曲入選了燕京人民廣播電臺的《每週一歌》,《鄉戀》迅速傳遍全國,產生了巨大反響,在短短的幾個月中,電視臺、廣播電臺爭相播放《鄉戀》。
就在此時,批評之聲也隨之而來。先是《燕京音樂報》在頭版位置率先登出了《不成功的嘗試》一文,批評《鄉戀》“所抒發的不是健康的熱愛祖國山河的懷戀之情”,而是“低沉纏綿的靡靡之音”。甚至有人給演唱者李谷一扣上了“腐朽資產階級情調”的帽子。
其後有業界同仁在全國性的音樂創作會議批評以鄧麗君為代表的港臺流行音樂,而《鄉戀》也因曲風與港臺流行音樂雷同遭到了嚴厲的批判。
經過這些事之後,原來大為流行的《鄉戀》一度成為“禁曲”。
今年央視邀請李谷一參加晚會,本著推陳出新的大膽原則,讓李谷一一連表演9首歌曲,首首都是她為人所熟知的經典歌曲,其中就包括《鄉戀》。
審|查組要求將《鄉戀》這首歌從節目單上拿掉,身為導演的黃一鶴只能解釋,李谷一所演唱的這些歌都是導演組經過多方調查,確定是廣大老百姓們較為喜歡的歌曲。
一方審|查大權在手,一方民意加身,討論了一會兒便陷入了僵局。
這時候李谷一發言了,“要不晚會我就不上了,省得大家為難。”
如今的李谷一才三十多,但名聲很大,憑藉著得天獨厚的嗓音條件,她唱的歌曲在全國範圍內廣為流傳。
審|查組的人也沒想到李谷一這麼硬氣,說不上就不上,她在節目單上一共九首歌曲,如果真的不上了,晚會的節目安排就全部被打亂了。
聽她這麼一說,黃一鶴急忙道:“李老師,您別撂挑子啊,我們又沒說不讓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