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為民看著“幼年國師”一臉苦惱的樣子,心中感嘆,真是青澀啊!

晚宴結束時,林為民從車上拿出雜誌送給章藝謀。

“這是最新一期的《當代》,在劇組有時間了,可以看一看。”

章藝謀接過《當代》,一頭霧水,不知道林老師是何用意,只能點了點頭。

看著汽車的車尾燈,章藝謀又看了看手上的《當代》,心中滿是疑惑。

進入十二月份,天氣一天比一天冷,燕京城一片蕭瑟,就差一場大雪。

丟了的手稿遲遲沒有音訊,這年頭沒有監控,沒有DNA檢測,丟了的東西想要找回來,難比登天。

林為民對此倒沒什麼感覺,可這事的傳播反而越來越廣。

一開始還只是國文社內部,然後便是文壇這個圈子,再後來很多讀者也知道了這個訊息。

有不少好奇的讀者還特意寫信來求證這件事的真偽,讓編輯部哭笑不得。

讀者們對於手稿的關注,更多的原因還是對《大明王朝1566》這部。

從十月份發表上半部分開始到十二月份,整整兩個月時間,《大明王朝1566》的口碑逐步發酵,儼然已經成了整個1985年中國文壇熱度最高的。

拋開他本身的歷史屬性不談,其中所涉及到的改革因素,切合當下的時局,所引發的關注自然眾多。

這天林為民上午出門去出版署開會,中午剛回辦公室,便被柳蔭給拉住了。

“幹嘛?”

“聽說了嗎?”

這熟悉的表情,這熟悉的語氣……

林為民很配合的搖了搖頭,“聽說什麼?”

柳蔭的表情帶著幾分神秘,特意壓低了聲音,“據說,大長老特別喜歡你這部,每天晚上都要翻一翻,還推薦給工作人員看。”

林為民譏誚道:“你這又從哪兒聽來的小道訊息?”

“訊息來源絕對保靠,一手資料!”柳蔭賭咒發誓。

柳蔭的賭咒確實很有效果,就在她說完這話的第二天,張奇跑過來找到林為民,告訴了他一個訊息。

“作品研討會?”林為民滿臉驚訝,“不是,我這個作者都沒同意,你們就敢開研討會?”

張奇攤手道:“你別和我說,找領導去!”

“哪個領導?我問問他!”林老師一臉的不忿。

張奇手往上指了指,“海里的!”

林為民:剛才誰放了個屁?

玩笑歸玩笑,張奇認真跟林為民解釋了一下。

昨天下午文協接到了上面的通知,要他們召開一個關於《大明王朝1566》的作品研討會,主題是探討《大明王朝1566》這部歷史當中所展現的改革精神。

研討會由文協組織,出席的有文化部和禮部的兩位重量級領導,作為研討會來說,這個規格算是到頭了。

張奇交代完事情之後,拍著林為民的肩膀。

“為民,這部,寫的好啊!”

張奇的弦外之音,林為民自然聽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