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改版的提議第一個被拎了出來。

大家早已經聽說了這件事,《當代》每期行銷百萬冊以上,是社裡的頂樑柱之一,如今要從雙月刊改版成月刊,如果後續不出現銷量下滑的情況,等於銷量翻倍,效益自然也是翻倍的。

無論是對於《當代》本身,還是對於社裡都是一件好事。

哪怕是對於其他的編輯室,同樣是好事。

畢竟《當代》創造的效益,社裡每個編輯室都會跟著受益。

事實證明,《當代》改版除了苦了編輯部的碎嘴子們,大家都很高興。

會後,改版的決定正式以檔案形式下發,成了《當代》今年最大的大事,編輯部因此產生的最大的變化就是人員又增加了。

社裡給了《當代》三個編輯名額,都是從兄弟單位調來的,編輯部的人員規模一下子膨脹到了十三人,成了社裡的第一大編輯部。

距離明年一月份還有三個月的時間,編輯部的同事們尚有時間適應加快的工作節奏。

《當代中篇精選叢書》在十月剛開始的這幾天正式上市。

今年年初出版的《當代中篇精選叢書》在這半年多時間當中,首印的十萬冊已經全部賣光,但再版加印的十萬冊仍在銷售中,所以這次《當代中篇精選叢書》首印仍是十萬冊。

本來《當代中篇精選叢書》應該放到明年一月份再出版上市的,但因為今年又到了雁冰文學獎評獎的年份,十二月份又會誕生幾部獲獎作品。

《當代》肯定要在一月份出一份獲獎作品的叢書的,這樣一來兩者就有了衝突,所以《當代中篇精選叢書》只能提前上市。

在《當代中篇精選叢書》上市銷售的同時,十月號的《人民文學》也悄然擺在了全國各大書店、郵局的書架上,城市裡遍佈的書報攤上《人民文學》也被擺在了顯眼的位置。

時隔兩年多時間,《人民文學》再度刊登林為民的。

《大明王朝1566》是部四十多萬字的大部頭作品,審稿過程中獲得了編輯部所有人的一致認可,編輯部對這部作品抱有的期待是空前的。

所以在這一期刊物的印數上,《人民文學》編輯部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首印便是120萬冊。

這個數字哪怕是放到《人民文學》之前銷售的所有期數里面,也可以排進前十了,而這卻只是這一期的首印。

《人民文學》編輯部做出的這個決定除了有對於本身的信心以外,更多的是對林為民以往戰績的信心。

林為民出版的所有作品,都是由國文社出版的,在他的所有作品當中只有一部《有話好好說》銷量未破百萬。

而其中銷量最高的《霸王別姬》,累計印數已經突破了280萬冊,實際銷售數量也已經超過了260萬冊。

如此彪炳的戰績,這次的作品質量又好的出奇,大家有理由相信,林為民會再度為《人民文學》創作一個銷售奇蹟。

林為民對於《人民文學》編輯部的期待並不關心,他只關心自己的稿費。

這次《大明王朝1566》在《人民文學》發表,編輯部給了他一個破天荒的稿費,千字35塊。

這不是出版,而是刊物發表的稿費。

千字35塊的稿費標準,可以說打破了國內期刊界作品發表的天花板。

可問題在於,即便是這樣,他這一部四十五萬字的《大明王朝1566》,所得的稿費也僅有一萬五千多塊錢。

林為民仔細想想還是覺得有些虧啊!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