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為民笑呵呵道:“之前和謝導聊過,沒談攏。沒遇上合適的導演,遇上就給拍了。”

陳老說道:“謝晉還不合適?這兩年找過你的導演不在少數吧?”

“只能說緣分沒到。”林為民搖頭晃腦。

陳老看著他的樣子,心中想到一句話:江山易改,稟性難移,孫猴子就是孫猴子。

座談會結束,晚上還有滬影廠組織的招待宴,林為民不打算參加,跟顧樺打了個招呼,告辭而去。

《芙蓉鎮》的改編訊息傳來,讓很多喜歡《霸王別姬》的讀者感到遺憾。

雖然同是首屆雁冰文學獎的獲獎作品,同樣有反應嗡嗡嗡的內容,但《霸王別姬》在這些讀者的心中的地位比《芙蓉鎮》高了不知凡幾。

放著好好的《霸王別姬》不拍,反倒去拍《芙蓉鎮》這一點讓很多人感到無法理解,以至於有不少讀者開始給導演謝晉和滬影廠寫信控訴這件事。

這是謝晉和滬影廠萬萬沒想到的,看著一封封的讀者來信,謝晉有些哭笑不得。

最難受的是顧樺,本來自己的作品被大導演謝晉看中改編,投資的又是滬影廠這樣的大製片廠,座談會的規格更是高的離譜,正是他春風得意的時候,卻沒想到竟然被林為民給搶了風頭。

關鍵這風頭人家還不是故意搶的,甚至還有些刻意迴避,這就更讓顧樺鬱悶了。

事後,他不止一次的寫信給同學們吐槽過此事,成為大家的笑談。

時間到了八月下旬,《當代》今年的第五期再過些天就要上市發售,今天編輯部開會討論稿件積壓的問題。

這兩年多時間,《當代》的投稿量一直很大,可雜誌的版面是有限的,每年只有六期。

哪怕是採取了叢書的形式消化了一小部分質量不錯的來稿,但對比海量的投稿來說仍舊是杯水車薪,很多稿件的發稿週期甚至已經推到了四期之後,《當代》是雙月刊,四期就是八個月,半年多的時間。

一眾人討論了半天,但始終沒有觸碰最根本的問題。

“改版吧!月刊的事,勢在必行!”

林為民不怕得罪人,當領導要想不得罪人,幹不好工作。

由雙月刊改為月刊是應對積稿最有效的辦法,何況《當代》的銷量一直很好,讀者們對這種變化只會高興,唯一難受的大概就是編輯部的同事們了。

從最開始的季刊到雙月刊,再從雙月刊到月刊,大家都快被榨乾了。

林為民這個主編髮話,而且站在大義的一邊,眾人誰也沒有出言反駁,而是把目光投到了覃朝陽身上,寫滿了求生欲。

“這樣一來,大家的工作量又要翻倍了。”覃朝陽替大家說出了心裡話,眾人心中感激。

“跟社裡申請一下,再調幾個人來。雜誌改編,雙月刊變成月刊,等於銷量翻倍,社裡的效益也好,領導沒理由不答應。”

林為民的應對毫無遲滯,彷彿早已演練了很多遍。

眾人內心無不哀嘆,當年從季刊變成雙月刊的時候就是這麼搞的,大家聽到這個話並不覺得意外。

只是眼神又投向了老覃同志,寄希望於老覃同志能夠給點力,把這個“林扒皮”的決定給懟回去。

“這……”老覃同志沉吟著,眾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過了好一會兒,老覃才道:“也是個辦法!”

呸!

眾人心中齊齊唾棄了一口,就知道伱們倆是一丘之貉!

老覃這人,靠不住啊!

覃朝陽講完話,林為民問道:“大家還有什麼意見?”

眾人互相看了看,這廝佔著大義,領導層也統一了意見,還假惺惺的問大家的意見,心中更加唾棄。

當了領導,心都黑了!

才當個主編就這樣,這要是讓你當了社長,大家還有好日子過嗎?

“沒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