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離開公園前,不由自主的看了一眼那些搭在公園裡的帳篷。

於華說道:“林老師,我想寫一部。”

“寫什麼?”

能用“部”來形容,肯定是長篇了,於華抬起頭看向天上的月亮,“就寫中國人的苦難吧!”

林為民心裡咯噔了一下,有些可不是你這個年齡能寫的,寫不好不僅是對創作自信的打擊,更是毀了難得的靈感和素材。

聽林老師一句勸,你太年輕,把握不住。

“你現在的年齡和閱歷都還不夠,不要著急寫太沉重的題材,讓自己沉澱幾年,直到覺得你可以把控這個題材了再動筆。你看看程老哥和陸遙,一個四十多、一個三十多,才開始動筆寫大部頭的東西。你才二十多歲,現在這個年齡寫這樣的作品太早了。”

面對林老師的勸告,於華很想問一句,林老師你寫《套馬人》這種的時候不也才二十出頭嗎?

可這話他終究沒有問出口,理智告訴他,像林老師這樣的作家,幾十年也不見得能出一個,自己拿什麼和他比呢?

“嗯!”於華重重的點了點頭,他決定聽林老師的。

先不著急寫,讓自己再沉澱沉澱。

又過了兩天,文協的人來通知林為民,訪問的事宜已經全部辦妥,跟他交代了出訪時的注意事項。

3月22日,起早先是去軍藝接上了謨言,又接上了石鐵生。

開車來到首都機場,章光年、劉心武、程建功也才剛到,這次出訪是由章光年這個文協領導帶隊的,另外還有一位相關部門姓柳的同志。

等了一個小時,登上飛機,飛往滬上。

抵達滬上後,幾人被安排到了滬上文協招待所。

燕京的幾個作家是第一批到的,等了半天功夫,其他幾位作家也都趕到了滬上。

晚上滬上文協領導安排吃飯,林為民見到了黃安儀,她是滬上人。

“安儀!”林為民跟黃安儀打了個招呼。

黃安儀回應他,客氣中帶著幾分疏離。

“老同學見面怎麼跟不認識一樣?”林為民握著黃安儀的手,熱情的說道。

黃安儀抽出手,忍不住給了他一個白眼。

這人,真是一點也沒變!

在招待所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大部隊出發再次前往機場,由滬上飛往香江。

如今燕京和滬上飛香江的航班並不多,燕京、滬上、羊城、杭城四個城市加在一起每週才59班航班。

折騰了半天,飛機終於抵達了香江啟德機場。

接機有三人,一個是《大公報》的副總編輯俊林,一個是三聯書店的潘耀明,還有一位是羊城駐香江辦事處姓陳的同志。

三聯書店是這次邀請訪問的主辦方,《大公報》也是Z派媒體,前主編正是之前居中聯絡林為民為《八方》發表作品的羅浮先生。

羊城駐香江辦事處的陳同志和相關部門陳同志以及章光年短暫溝通後,眾人順利登上了大巴車。

上了車,眾人才真正寒暄起來。

章光年自我介紹後挨個給俊林和潘耀明介紹了這些作家,當聽到林為民的名字,俊林和潘耀明的反應比聽到其他人時要大了不少。

這一年多時間,林為民的作品頻頻出現在香江的報刊上,而且頗受歡迎,算得上是近年來少有的香江文化界和讀者都熟悉的內地作家。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