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瓜田裡的猹(第2/3頁)
章節報錯
林為民在二樓都聽到了三樓爆發的激烈爭吵聲,等散會了,他走到一樓門口。
就看到程早春一個人站在那裡,悶頭抽著煙。
林為民走了過去,給自己點上一根菸,道:“老程,不是我說你,你也太慣著你們編輯室的人了!”
程早春一臉無奈,“你小子,少在這裡說風涼話。前幾天柳蔭跟我背後說你壞話,說你拿他們當驢使喚!”
“我們這個都屬於人民內部矛盾。”
“我們也不是敵|我矛盾啊!”
程早春狠狠嘬了一口煙,吐出菸圈,“真羨慕你們編輯部啊!”
林為民嘿嘿笑道:“你們編輯部刺兒頭是真多!”
他的話裡話外透著幸災樂禍,讓程早春忍不住瞪了他一眼。
玩笑過後,林為民才正色道:“那個吳世明到底什麼情況啊?幹嘛幹這種事?”
程早春無奈道:“還不是評職稱給鬧的!”
評職稱啊?
那難怪了。
去年國家出版|局,決定在國文社試點編輯職務系列的職稱評定工作,為此成立了評審委員會,衛老太太被任命為了評委會主任,程早春是副主任。
國文社作為國內出版界的一大山頭,社裡人才眾多,職稱評定工作又是開天闢地頭一回,評誰不評誰,這裡頭學問大了去了。
當時社裡的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同志為了避嫌,主動提出了不參加評定。
衛君怡又提出了讓社領導們不要參評,這樣儘可能的減少評定職稱過程中產生矛盾。
可現實是有人、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矛盾,別看國文社是文化人匯聚的地方,一樣免不了俗。
國文社社內的情況,放到後世,可以用“內卷”來形容。
因為大家的條件實在太過優越,職稱評定的門檻高的一批。
解放前後參加工作的大學本科生,居然只能被評為編輯,有些在國內具有相當知名度的編輯、翻譯家,也只能評為副編審或副譯審。
總之,弄來弄去一地雞毛。
以林為民的入社時間和資歷,他連個助理編輯都評不上,自然對這方面沒有什麼關心。
吳世明來社裡十來年時間了,在現代文學編輯室的條件也算是出類拔萃,心中對於職稱評定自然是有點想法的。
但他那點資歷在國文社一眾大佬當中,屬實是有點不夠看的。
情急之下,便幹出了這回的勾當。
聽程早春說完,林為民搖頭說道:“一個職稱而已!”
程早春滿臉苦笑道:“我的賢弟啊!你當誰都是你這個名滿全國的大作家呢?我們國文社雖說名家遍地,可沒名氣、沒作品的編輯畢竟才是大多數。
大家都是一個樓的同事,在一起工作幾十年,憑什麼你能評上,我評不上?還有,助理編輯、編輯、副編審/副譯審、編審,這一級職稱可就是一級的工資和待遇,能一樣嗎?”
林為民掐滅了菸頭,“這玩意真是讓人頭疼!”
“那怎麼處理吳世明啊?”他又問道。
程早春攤了攤手,“無可奈何啊!頂多就是以後不讓他接觸《新文學史料》的檔案資料了。”
林為民笑著說道:“你這個領導當的,可夠憋屈的!”
“幹了這份工作,就得操這份心,沒辦法啊!”程早春感嘆道。
林為民沒大沒小的拍拍他的肩膀,“行。老程同志有覺悟,以後是當社長的材料。”
程早春拍掉他的手,“可別瞎說。老懞聽著這話,不得跟你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