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打過招呼,進屋看了看房子。

家裡的裝修是要比這個時候的普通筒子樓高檔多了,牆上颳了白灰,地上鋪的是木地板。

這個年代有個好處,裝修以木質為主,而且全都是實木,格局是三室兩廳一衛。

來之前,夏鋼已經講了很多這房子的資訊。

光是一個冬季集中供暖,就足以讓林為民心動了。

住四合院哪都好,就是這冬天取暖是個糟心的事。

哪怕林為民那院子燒的鍋爐已經秒殺了燕京城99%的老百姓,可住的時間長了還是感覺到厭煩。

有了這房子,以後冬天不愛燒煤取暖了,跑這來貓幾天,不是美滋滋?

團結湖南一條的這兩棟公寓樓,當時說是公開發售,但普通老百姓基本不敢想,光是三四萬塊錢一套的價格就足以讓絕大多數的老百姓望而卻步了。

八幾年,萬元戶都得戴大紅花的,花三四萬塊錢買一套房子,啥家庭啊!

所以當年這片兒開售之後,更多的還是政府部門的人響應號召來買的。

政府的人多了,有兩個好處,一個是生活配套相對齊全,二是治安好,出門員外郎起步,指不定就能碰見了個尚書、侍郎,治安不好也不行。

看好了房子,接下來便是談價錢。

如今這時候,老百姓還沒有買了房子必須得升值的觀念。

六叔查強峰好不容易碰見一個願意買房子的,試探性的喊了一個“三萬八”。

查強峰這套房子是兩棟樓當中的大戶型,九十多平。

這年代沒有公攤面積一說,都是實打實的套內面積,換算成後世的演算法,少說也得一百二十平起步。

查強峰喊的這個數字正是他買房子時的價格,裝修花的兩千塊錢還沒算在裡面。

碰上個能花三四萬塊錢買房子的不容易,能賣趕緊賣。

林老師買東西向來敞亮,他之前也瞭解過團結湖這邊開售時的房價,毫不遲疑的便答應了這個價格,這讓查強峰喜出望外。

花了兩天跑好了手續,林為民名下又多了一套房子。

韓壯壯幫著林為民將什剎海那邊的讀者來信放到空著的臥室裡,然後又在屋裡左逛右逛。

他有點後悔了,這公寓樓多好啊!

出門吃了頓飯,韓壯壯從兜裡掏出好些張門票,是過幾天《套馬人》的公演門票。

翌日。

《當代》編輯部。

林為民挨張辦公桌發票,連佟鍾貴都有。

佟鍾貴捏著兩張門票,道:“林老師,我就不用了。”

林為民笑道:“沒事,拿著吧!請個女同學去看。”

佟鍾貴的臉上露出幾分羞澀,柳蔭玩笑道:“小佟,別跟林主編客氣,這可是我們編輯部的專屬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