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傷人先傷己(第2/3頁)
章節報錯
“一千個讀者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一部作品在不同的讀者眼中都是不一樣的,這並不是因為作品,而是因為看作品的人……”
佛家有個專有名詞,叫“打機鋒”,通俗點說就是扯癟犢子,大概就是林老師現在的狀態。
一通長篇大論發表過後,佟鍾貴一臉心悅誠服。
透過這次的談話他心中大受啟發,林老師在創作《盜官記》這部時,可能在腦子裡想了十分,但下筆後變成了七分,寫完刪刪改改也就剩個五分,再到我們這些作為讀者的閱讀過後,大概也就能理解三分林老師的用意吧。
這並不是林老師的筆力問題,而是顧及到了讀者們的感受和外部環境。
林老師的想法果然不是我們這些普通讀者能夠揣度的!
跟佟鍾貴的偏聽偏信相比,編輯部的老油條們可沒那麼好忽悠。
林為民越是解釋,大家越是篤信。
這小子要是為了罵人,絕不會花那麼長的篇幅寫這麼一部的。他罵人歸罵人,但其中肯定有深意。
大家可是不止一次從林為民的口中聽到他念過太祖的詩詞,姚淑芝和柳蔭去林為民家之後,還說起了林為民家客廳牆上掛著的那首太祖的《滿江紅》。
透過種種蛛絲馬跡,大家可以百分之百的確定。
林為民應該就是太祖的狂熱信徒,寫《盜官記》這部,要罵那幫攻擊抹黑他的人只是表面的原因,他真正的目的,還是要普及太祖的思想。
嘖嘖,這小子,別看表面嘻嘻哈哈,真是心思深沉啊!
與此同時,燕京師範大學食堂內。
“這個武舉人,你們覺得是誰?”張建軍問道。
一個小眼睛的男生沉吟著說道:“我覺得,表面上林老師應該是在罵之前在報紙上發文攻擊他的作家吳銳平,吳武讀音差不多嘛。
不過要是真細究的話,這個武舉人應該代表的是前清的那些官僚和軍閥階層,有武力、為人狡詐,同時又想四面討好,誰都不得罪,心懷鬼胎,誰當權就為誰服務。”
小眼睛男生的分析讓大家聽的頻頻點頭。
“那黃四郎呢?”
“這還用問嗎?林老師這是罵《文學評論》呢,黃四郎家養了兩條狗,一條叫公道,一條叫民心。嘿嘿,你們還記得《文學評論》上那兩篇文章不?”
眾人嘿嘿笑了起來。
“那背後的隱射的人物呢?”
“還能有誰,常凱申嘛!裡寫,黃四郎曾經是革命者,還能講一口流利的英文。”
“不對不對,我覺得應該是袁宮保。竊取革命果實,表面民主,實為專治。”
“我覺得袁宮保不太合適,常凱申能對上號的地方太多了,你看……”
說著說著,有兩人就抬上槓了,其他人饒有興致的看著他們,邊看邊吃飯。
在《盜官記》發表後的這段時間內,這樣的場面大家已經見過無數次了,也參與無數次了,卻總是樂此不疲。
最後等兩人都說累了,飯盒中的食物也都涼了,才停下來。
張建軍這才感慨道:“林老師這部,真是越看越覺得博大精深啊!”
此時又有人反駁道:“誰說這部是林老師寫的來著?人家作者明明叫張牧之!”
眾人聽完都露出一副不懷好意的笑容。
張建軍恍然道:“對對對,張牧之,張牧之,你看我,都糊塗了!”
眾人再也繃不住笑容,哈哈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