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大家聽著林為民說話都覺得憋屈,人家好歹也是導演,到你這趕上要飯的了。

林為民無奈的搖了搖頭,等你們看了後世編劇們的遭遇,才知道什麼叫要飯。

林老師我這頂多算是為未來的同行們收點兒利息!

翌日,央視的黃一鶴來找林為民。

眼下已經十月中旬了,距離84年的春節還有三個多月時間,春晚又該籌備了。

過了兩天,林為民騎著摩托車來到南禮士路上的廣播大院。

廣播大樓西側的平房裡,央視的編導們,還有去年晚會的幾位主創匯聚一堂。

“老朋友們,又見面了!”黃一鶴的開場讓大家露出會心一笑。

今天不是正式會議,就是個碰頭會,導演組把大家叫過來,主要是為了摸摸底,看看大家都能出多少節目,然後再安排節目編排。

輪到林為民的時候,他臉色淡然的來了一句。

“黃導,我就不報了,你缺幾個節目到時候再跟我說吧。”

臥槽!

今年又讓林老師給裝到了!

關鍵是,大家還不覺得人家是在吹牛逼。

遙想去年,黃一鶴開完會沒兩天,人家就拿了好幾個本子過來,到最後還高風亮節的讓斃了一個。

就這實力,用得著吹牛逼?

黃一鶴只意外了兩秒便眉開眼笑,當導演的最怕什麼,他不怕節目不精彩,也不怕觀眾不滿意,最怕的就是節目開天窗。

有了林老師這樣的人才,開天窗?

估計這個名詞從此以後就告別黃一鶴的導演生涯了。

他能不高興嗎?

“好好好,還是林老師支援我們的工作啊!”

這句話說完,黃一鶴把在座的得罪了一大半,合著我們就不支援你工作了唄?

從央視出來,林為民閒來無事便回了國文社。

“呦!”覃朝陽正拿著稿子在往編輯部走去,在走廊上碰見林為民,一臉的驚奇。

“稀奇啊,請了一天的假,上午就回來了!”

“愛崗敬業不行嗎?”

“行行行。”

兩人說笑著進了編輯部,林為民走到辦公桌旁才發現,桌上居然多了個國際郵件。

“這什麼情況?”

祝昌盛道:“香江郵過來的,剛才郵遞員找你沒在,我們幫你代簽了。你上次給《八方》的稿子應該是這個月發吧?估計是樣刊。”

林為民撕開了郵件包裝,還真是,郵寄日期已經是十二天之前了。

《八方》的厚度比一般的長篇還要厚,這個刊物說是雜誌,但實際上更多的是以刊代書。

光摸著厚度,比《當代》還要厚上不少,翻開雜誌看一眼目錄,好傢伙,三百多頁。

定價港幣16塊,米刀4塊。

這個價格,這個厚度,屬於是量大管飽型別的。

同事們有些稀奇,這個時候香江的武俠已經在國內流傳開,但香江的文學刊物,大家還是第一次見,都好奇的湊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