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他真人是不是跟電影裡一樣帥?”

每個年代都有每個年代的審美標準,周裡京的長相就是這個年代最為大眾所接受的標準,韓壯壯還曾經提到過,當年周裡京考燕影的時候,燕影的老師給他的外形條件打的是滿分。

林為民在腦海裡回想著周裡京的長相,只能說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挺帥的。”

養了一個月的胎,進入孕中期,姚淑芝終於出山了,臉都圓了兩圈。

她和柳蔭一臉垂涎的討論著周裡京的長相,就差留下哈喇子了。

嘖嘖嘖,中年婦女的戰鬥力,當真是可怕啊!

“為民,你的什麼時候改編成電影啊?”柳蔭突然問了一句。

改編電影?

林為民想了想,從《霸王別姬》開始,他幾乎每部發表或者出版後,都會收到一些改編邀約,最多的就是電影改編。

說出來很神奇,在文學作品所能涉及到的各種版本改編中,本應該是難度最高的電影卻是改編需求最多的種類邀約。

這個原因主要要歸結到建國以後的電影業的蓬勃發展。

建國後,國家為了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按照省份劃分,以一省一座電影製片廠的規模進行建設,應該說中國有多少省、直轄市、自治區,便有多少個電影製片廠。

像燕京這樣的首都、滬上這樣的直轄市等,更是不止一座電影製片廠。

這樣繁花似錦的場面持續了幾十年,這幾年隨著經濟建設的極大發展,國內的電影業更是如烈火烹油。

可惜,好景不會太長。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計劃經濟的電影製片廠在市場經濟的衝擊下逐漸顯露出弊端,再加上錄影帶、VCD、DVD等新穎的播放方式的衝擊,還有萬惡的文化產品盜版盛行,國產電影即將在幾年之後進入到搖搖欲墜的發展境地。

“對啊,為民,為什麼你的話劇、電視劇都改編了,一直沒改編電影呢?”祝昌盛也好奇的問道。

林為民沉吟道:“也沒什麼特別的原因,就是有點不放心,還沒遇到靠譜的導演唄。”

“不放心?有什麼不放心的?”

當然是不放心改編的水平了。

話劇改編,他合作的是人藝的扛把子們,又沒有先入為主的觀念和印象。

電視劇改編,目前只有兩部,本身就是從後世的電視劇來的,自然沒什麼改變壓力。

電影就不同了,之前聯絡他的那些製片廠的邀約,很多人名林為民聽著都覺得很陌生,不知根底的情況下他覺得還是應該保守點。

再說了,那幫人要是有吳天明蹲陸遙的誠意,林為民說不定會考慮考慮。

問題是沒人這麼幹啊!

真不是林老師傲嬌,誠意代表的實際上是態度,沒有精益求精的態度,能出好作品嗎?

你當誰都是林為民呢?

“當然是不放心改編水平。”林為民道。

“那話劇和電視劇改編你怎麼就那麼放心呢?”祝昌盛問。

“因為話劇和電視劇的影響力度要遠遠小於電影。”

這年頭,話劇的影響通常是一城之地,隨著時間的流逝才會逐漸產生全國性的名聲,但這種更多的也是聽說過而已。

而這個年代的電視劇,受限於電視機的保有量,別管怎麼誇張,也無法達到電影的程度。

《少林寺》一毛錢一張的電影票,硬生生賣到一億多的票房,這其中還沒有計算過農村放映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