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表情迷惑,聽姚淑芝這意思,林為民這是又幹了什麼大事了?

等看到姚淑芝手上報紙的內容,眾人的臉上寫滿了訝異。

“為民,這是你?”賀啟智指著最後一行的名字說道。

林為民聳聳肩,“嗯。”

祝昌盛緊跟道:“你怎麼能進顧問委員會呢?”

“我咋就不能進顧問委員會呢?”

柳蔭道:“你看看你前面這些名字,你憑什麼能進?”

“你們這就叫狗眼看人低!”林為民惡狠狠的罵道。

眾人並不生氣,反而繼續挖苦道:“什麼眼也得看你低啊,也不看看你前面排的都是誰!”

大家七嘴八舌的討論著,一致認為這顧問委員會的名單因為混進了林為民這個老鼠屎而公信力大降。

“行行行,我承認了,我就是混進去的,誰讓我有一個好老師呢!”

林為民無奈擺出一副混不吝的姿態,讓大家恨的牙癢癢!

辦公室內的閒談並沒有引起什麼波瀾,但《燕京日報》今天報道的這一則新聞確實引發了不少人的關注。

《紅樓夢》要改編成電視劇的訊息已經沸沸揚揚傳了好幾年,從前年開始就斷斷續續有訊息傳出,今年的訊息格外的頻繁,一個接一個。

老百姓也好,文化界也好,都知道距離《紅樓夢》電視劇的誕生時間越來越近了,自然也更加關心。

《紅樓夢》因為拍攝電視劇要成立專家顧問團,請的還都是國內文化領域鼎鼎有名的專家們,大家對此樂見其成。

普通老百姓們,對於大多數專家其實並不熟悉,他們只相信媒體的報道。

報紙上說請的都是泰斗級別的專家,那就是泰斗級別的專家。

幾年時間來,林為民的作品越來越紅不假,發表和出版的作品動輒銷量就是上百萬冊,但相對於中國超十億的人口,哪怕是把這個數字再翻十倍,也顯得微不足道。

文學愛好者是多,但普通老百姓更多。

林為民的名字在全國範圍內的文學愛好者當中叫的響亮,但在更多的只關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普通老百姓當中,仍顯得知名度不足。

很多人看到林為民的名字,第一反應仍是陌生的,只有在詢問到身邊的文學愛好者們時,才會知道這位原來是一位作家。

等再細瞭解一下,原來還還這麼年輕,更意外了。

對比一下顧問委員會里的其他專家們,林為民甚至年輕到幾乎可以當他們的孫子輩兒。

林為民的名字再一次大規模的出現在全國普通老百姓的眼前。

上一次擁有這個級別的曝光度,還是在《懸崖》熱播的時候,電視劇片頭的那一小行文字。

過了兩天,《當代》編輯部接到了一個電話。

說是燕京、津門、冀北三地文聯聯合在北戴河召開“城市文學理論座談會”,邀請林為民參加會議。

林為民拿著電話撓了撓頭。

城市文學理論?

這是啥玩意?

仔細詢問了兩句,敢情還是個新提出來的概念。

人家打電話來邀請林為民也不是無的放矢,而是打算把林為民的那部《有話好好說》拿到座談會上,作為“城市文學”的典型代表進行討論,以此來探討“城市文學”的概念、範圍和特徵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