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為民立馬堆上笑容,“師姐好!”

萬芳的臉上先是愕然,然後笑了出來,“我爸爸說文講所的小朋友特別有意思,果然是真的。”

張玉秋老師解釋道:“他啊,就是個混世魔王、混不吝,放在《紅樓夢》裡,那就是寶玉的材料。”

林為民耍寶道:“張老師,我都不知道您這是在誇我還是在損我。”

張玉秋老師瞥了他一眼,“你自己體會吧。”

林為民頓時一臉苦相。

兩人玩笑的時候,萬芳一直在笑。

寒暄過後,她說起了來意。

她從隨身的包裡掏出一疊包好的稿紙,“我爸爸最近隨團去米國出訪,還得幾天能回國。他之前叮囑我把稿子還回來,前幾天工作忙,今天才有空過來。”

“師姐,您太客氣了,您知會一聲我自己去取就行了。”

“也不麻煩,正好我也順路來看看我這個‘小師弟’!”

萬芳的語氣中透著幾分調侃,林為民笑嘻嘻的撓了撓頭,他今年才二十,面相又嫩,做起這種動作來絲毫不違和,反而讓人看到了稚嫩、淳樸的模樣,心生好感。

“剛才張老師跟我說你們所裡給每個學員都分配了導師,別的同學可能都已經跟老師見面學習了,你不要著急。回頭等我爸爸回來,他會叫你的。”

“好的,師姐,我知道了。”

交代好了事情,萬芳便起身告辭,林為民和張玉秋老師把她送到了學校門口,她是騎著腳踏車來的。

“稿子寫的怎麼樣了?”張玉秋老師問道。

“才剛寫一半。”

“篇幅這麼長?”張玉秋老師有些意外。

“嗯。這次我打算嘗試一下長篇。”

張玉秋老師沉吟了一下,點點頭,“這也是好事。”

對於一個小說家來說,長篇小說才是檢驗實力的最好標準。

名氣大如魯迅,一代文豪,論起長篇這件事,跟同時代的幾位巨匠相比評價也要低上一等。

“昨天世輝見著我,聽說了你們正在做的事,很感興趣,想看看你的稿子。”

林為民之前寫的兩篇稿子《潛伏》和《尤拉之死》,《潛伏》發在了《鐘山》上,《尤拉之死》發在了《當代》上,龍世輝是看過《潛伏》的。

林為民猜測他應該是好奇自己會用怎樣的方式把同一個故事寫兩遍吧。

“等回頭寫完的吧,我拿去給他看看。”

“好。”

晚上,四下無人。

林為民翻開《讀書》,找到了謝明清的那篇評論文章。

看完之後,林為民只有一個想法。

到底是大編輯,我這個原作者都沒想到的事,你都想到了。

一個字,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