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長徐鋼萬萬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被學員們堵在辦公室,文講所自成立以來還沒出現過如此惡劣的事情。

“好了,好了,都安靜一點,大家一個一個說。”

同學們七嘴八舌的表達著自己的訴求,把徐鋼的辦公室攪的人聲鼎沸,他只能雙手向下按,大聲的呼喊。

過了好一會兒,大家才安靜下來,推舉蔣子隆出來提出大家的訴求。

可當他聽完大家的訴求,卻又感覺到哭笑不得。

當學生的主動要求延長學習時間,也就經歷過嗡嗡嗡後的八十年代初才有可能發生吧。

“好,我明白了,也體會到了大家的求知若渴。這樣吧,回頭我們所裡幾位領|導商量一下。

你們要明白,這件事不是我們所裡自己就能決定的。我們所裡爭取儘快討論出一個結果,然後向上面反應。”

徐鋼並沒有因為學生們魯莽的堵門而生氣,對於文講所恢復建制以後的第一批學員,所裡是極為寵愛的。

他更明白大家這樣做的原因,也是為了能夠更好的學習。

學員們在徐鋼表態過後便離開了他的辦公室,大家是來提訴求的,又不是來鬧事的。

所裡的動作很快,沒有讓同學們失望。

所長徐鋼先是開會跟所裡的同志們統一了意見,然後又將這件事報告到直屬領|導部門——中國做鞋。

經過做鞋D組開會討論,同意了學員們延長培訓時間的意見。

同時,所長徐鋼還不忘趁此機會提出繼續辦一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班,以及辦個編輯評論班。

經過又一番討論,徐鋼提出的這兩項辦學申請也得到了同意,這也就是後來的文講所第六期和第七期。

所以說啊,薑還是老的辣,第五期的學員們為自己爭取福利,可殊不知所裡的領|導不僅完成了他們的需求,還達成了自己的目的。

一舉兩得。

所裡的同學當然不知道在做鞋的D組會議上到底發生了什麼,當他們從所裡領|導口中得知短訓班原本的三個月培訓時間延長到了半年,大家歡欣鼓舞。

這不僅證明了他們的團結一心是有效的,也證明了做鞋和文講所對於大家的看重,又能在文講所這樣難得的環境中繼續學習。

翌日是週六,所裡這週末給學員們安排的專案是跟外國留學生交流對話會。

一早,吃完了早飯,學員們便登上了18路公交車,幾位老師帶隊。

這次大家要前去的地點是燕京大學。

燕京大學是國內數一數二的高等學府,同時也是國內高校收納留學生的大戶。

建國後,燕京大學外國留學生數量規模較小,這些留學生主要學習中國語言、歷史,基本都是來自於社會主義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