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年輕人有這樣的機會不容易,我肯定用心教導,您就放心吧。”

“就這兩天,忙完就回去。”

“得嘞,您就放心吧。”

林為民放下了電話,付了錢,將手中的花生皮扔掉後,正打算上樓去找謨言。

冷不防從樓梯上下來一個蓬頭垢面的身影,衝向林為民。

他嚇了一跳,剛跟老覃說完瞎話就遭報應了?

“林老師!”

等看清了來人的面目,林為民這才鬆了口氣,“小謨,原來是你啊!”

謨言面色帶著幾分激動,遞上一疊稿紙。

“林老師,小說寫好了。”

寫好了?

林為民臉色詫異,遲疑著接過稿子。

這個厚度得有三萬字了吧?

林為民回憶著,現在距離《民間音樂》寫完也就過了兩天時間而已。

平均每天至少一萬五千字的寫作量,別說是碼字全靠手寫的年代,就是電腦寫作的時代,這個量也堪稱恐怖了。

謨言的效率足以讓起點那些日四千的混子們羞愧到自掛東南枝。

林為民不禁又想起後世的那段採訪。

小謨這小子,有點東西啊!

回到房間,林為民仔細的翻閱了謨言花了五天創作的兩篇小說。

一篇一萬兩千字的短篇《民間音樂》,一篇三萬兩千字的中篇《透明的紅蘿蔔》。

《民間音樂》的質量已經達到了《當代》的刊發標準,但可能是因為剛剛悟道的原因,並不夠出彩。

《透明的胡蘿蔔》就不一樣了,連林為民看完都有一種驚豔的感覺。

對比他前幾天看到的謨言的那篇《醜兵》簡直判若兩人,有一種質的飛躍。

“寫得好!”林為民將稿子放下來,迎上謨言期待的目光,然後認真的說道:“兩篇一起發!”

“一起發?”

謨言不解的同時帶著幾分驚訝,還能這麼幹?

林為民解釋道:“這次的一月號就是為了推陳出新,不光是價。之江有位青年作者叫做於華,他的兩篇中篇也會一起發在一月號上。”

聽到這裡,謨言不禁為《當代》的魄力和大膽感到敬佩不已。

同時,心中也對那位跟自己一樣在同一期上能發兩篇作品的同行產生了興趣。

林為民將稿子收起來,如同一個老練的嫖|客,錢都沒付就穿上了衣服。

“這幾天你辛苦了,我去跟你們領導說一聲,讓你再休息兩天,然後再回去工作。”林為民對謨言叮囑道。

“好的,林老師。”

“稿子我就先帶回去了,等正式確定上刊之後我再通知你,稿費單到時候給你郵寄過來。”

謨言的心中莫名的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

這幾天因為有林老師的指導,他在創作上彷彿如有神助一般,寫完了兩篇小說之後,連他自己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議。

五天時間,四萬四千字。

別說是如此高質量的完成,光是寫出這些文字,就是他從來沒有嘗試過的。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林老師的幫助。

謨言心中對林為民銘感五內。

“林老師,感謝!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