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壯壯和梁冠華,一個是演不上戲的演員,一個是訓練班的學生,林為民可不打算給你們寫什麼正經作品,弄個小品就夠了。

小品,最初是演藝單位為了考察學員學習進度而設的專案。

在1983年第一屆央視春節聯合晚會上,嚴順開表演了《阿Q的獨白》,首次運用了“小品”這一表演形式,伴隨著第一屆春晚強大的影響力,小品也成了老百姓們喜聞樂見的表演形式。

要說林為民看過的小品那可太多了,隨便拿出來一部都是精品。

他搜尋著記憶中的那些作品,距離現在太遠了不行,得符合當下的社會環境和生活狀態。

角色的演員痕跡太重了也不行,就像陳小二那些個小品,主演要不是他,能有那麼多笑聲嗎?

想來想去,林為民想到了一部小品。

要說那些年春晚舞臺上,那位小品演員最沒有存在感,黃宏老師絕對能排的上號。

他演的那些小品,你就感覺換個人演也不會有觀眾發現。

《楊白勞與黃世仁》,屬於故事新編的型別。

將原本家喻戶曉的樣板戲,改成了小品,因為時代的變遷,黃世仁和楊白勞的位置發生了對調,矛盾衝突也因此產生。

兩個主演的戲份旗鼓相當,不過分強調演員的個人特質,又是戲中戲,拿來給韓壯壯和梁冠華兩人練手是再合適不過的作品了。

林為民也不記得春晚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爛的了,但至少在童年時,它帶來了所有國人無數的快樂,現在還能給自己提供提供素材。

也可能春晚一直都沒爛,只是現在的我們見多識廣了。

花了一晚上的時間給韓壯壯弄好了劇本,第二天一早,林為民就把劇本甩在大外甥的臉上。

韓壯壯接過劇本眼神狐疑,“老舅,這才一晚上你就弄好了,你可別糊弄你外甥啊!”

“愛要不要。”

韓壯壯將劇本抱在懷裡,“哪能不要啊!”

上午來到人藝,韓壯壯現在只有《霸王別姬》裡面的一個角色排練,每天在舞臺上排練的時間少的可憐,更多的時候是由劇院裡的青年導演們帶著他們這些青年演員排練那些老劇目,鍛鍊他們的舞臺經驗和演技。

趁著下午有空的時候,韓壯壯找到梁冠華,掏出了劇本。

“林老師這麼快?”

“那是,你不知道我老舅有個外號叫‘快槍手’?”韓壯壯洋洋得意。

梁冠華還是頭一次聽說,不由得感嘆林老師的效率真是快。

兩人湊到一起仔細研究劇本,剛看一會兒就笑的前仰後合。

“哈哈,林老師這劇本寫的可太逗了。”

“欸,想想都覺得有意思。冠華,你來演楊白勞吧。”

“行啊。對了,這還差個‘導演’的角色呢。”

韓壯壯撓撓頭,“還得找個人。”

梁冠華想了一下說道:“我從我們訓練班拉個人來吧。”

“這劇本寫的是個女導演,你得找個女同學。”

“沒問題,我們班好幾個女同學呢。”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