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插隊的時候餵過兩年牛,那是在陝北的一個小山村兒——清平灣。

……和我一起攔牛的老漢姓白。陝北話裡,“白”發“破”的音,我們都管他叫“破老漢”。

……清明節的時候我病倒了,腰腿疼得厲害。那時只以為是坐骨神經疼,或是腰肌勞損,沒想到會發展到現在這麼嚴重……”

林為民花了一個多小時時間看完稿子,回頭數了一下頁數,稿紙格式固定,全文一萬一千多字,在史鐵生創作的作品當中算是字數多的。

“鐵生,這算是?”

石鐵生點點頭。

林為民也頷首認可,這篇作品應該算作是石鐵生的自傳體了。

以抒情散文的筆法描繪了他對插隊生活的回憶,再現了他記憶當中黃土高原上的小山村——清平灣,和一個放牛倌“破老漢”的故事。

“你覺得怎麼樣?”石鐵生期待的問道。

林為民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說道:“好作品,交給我們《當代》吧。”

石鐵生追問道:“我想聽聽你的評價。”

林為民想了想,說道:“積極樂觀,溫情脈脈,情感充沛,讀起來令人不自覺沉浸其中。”

石鐵生拍手道:“這個評價真高!”

“當然!”林為民認真的望向石鐵生,“鐵生,你寫了篇能洗滌人心的好作品,它是要流傳下去的。”

石鐵生連忙擺手,“別誇了,別誇了,我怕我笑出來。”

這麼說著,石鐵生的嘴角已經控制不住。

“想笑就笑嘛,寫了篇好作品當然要高興。”

接著兩人又就《我的遙遠的清平灣》這篇談了很久,直到快吃完飯時,林為民才從石鐵生家出來。

回到什剎海小院,韓壯壯已經下班了,他相看了半天林為民帶回來的獲獎獎狀,衷心的替林為民高興。

“老舅,你說這獎狀貼在哪好?”

“有什麼好貼的。”

韓壯壯詫異道:“不貼?那這獎狀得了還有什麼意義?”

林為民一時竟無言以對,“那你說怎麼個貼法?”

“要不,就貼在我屋裡吧。”

“貼你屋裡幹嘛?”

“我也沾沾你的文氣,我們單位的人說,你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你們單位還有這種封建餘孽呢?”

“你別岔開話題,行不行啊?”

“行,貼吧。”

林為民對於大外甥這種積極向學的精神還是肯定的。

“左邊往下點,再往下點……”

就在林為民正指揮著大外甥貼獎狀的時候,小院的門被敲響了。

日萬。求月票,求訂閱,求鼓勵!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