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1982年要來了(第2/3頁)
章節報錯
對比《觸不可及》的籌備、排練時間,《霸王別姬》花費的功夫可要多多了,由此可以看出人藝對這出戏的看重。
也難怪人藝對《霸王別姬》如此看重,年初刊登《霸王別姬》的四月號《人民文學》的銷量早已突破了百萬冊,九月份《霸王別姬》單行本上市,首印三十萬冊不到兩個月便銷售一空,加印五十萬冊,到了年關歲尾也有售罄的趨勢。
《霸王別姬》在全國範圍內受到的熱捧讓人感到震驚,縱觀八一年的國內文壇,能與之媲美的,大概只有陸遙的《人生》了。
相對於這兩年穩步發展,厚積薄發的林為民,陸遙這個原本寂寂無名的作家更像是一夜成名的典範。
他真正在全國讀者面前亮相,大概要算是在《當代》上發表《驚心動魄的一幕》這篇小說,頗受到了一些好評,《當代》主編覃朝陽還專門撰文鼓勵陸遙。
然後便是《人生》在《當代》發表,仿若石破驚天,全國的讀者在短短几個月內都記住了這個叫做陸遙的作家和他的小說《人生》。
刊登著《人生》的這一期《當代》同樣取得了驚人的銷量,甚至比《霸王別姬》對《人民文學》的加成還要大,在民間的影響力上似乎也是這樣。
造成這樣差距的原因,主要體現在題材和內容的親民上。
林為民在作品的處理上,可能已經很通俗了,但在題材上《霸王別姬》對比《人生》是具有先天的劣勢的。
《人生》以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背景,主人公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這樣人生的變化過程。高加林同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是故事發展的主要矛盾,也體現出了那種艱難抉擇的悲劇性。
往前數十幾年,上山下鄉的大潮影響了全國數以億計的普通老百姓,而這些經歷過知青歲月的中青年又恰好是如今文學大潮的主力軍。
《人生》這樣的作品對於他們來說,太過親切。
儘管有點被搶了風頭的嫌疑,但林為民是《霸王別姬》的作者,也是《人生》的責編,對於這兩部作品受到的歡迎,他同樣高興。
最近,社裡又有了點新動向。
準備三月份舉行全國優秀短篇小說評選大會。
這個評獎活動始於1979年春,是國內第一次舉辦全國小說評獎活動,由《人民文學》主辦。
第一屆的獲獎作品有《傷痕》、《班主任》、《騎手為什麼歌唱母親》等總計25篇短篇小說獲獎。
評選範圍則是從77年9月到78年10月發表的作品,總體說來社會性很強,但文學性較差。
林為民的《一分錢的事》則是在第二屆的25篇作品之一,包括很多文研所同學,也是因為獲得了第二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才獲得了進修培訓的資格。
81年3月,林為民的《尤拉之死》再次獲得了第三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他是唯一一個蟬聯兩屆優秀短篇小說獎的作家。
這次評選是第四屆了,也將是這個評獎的最後一屆。
林為民沒有作品入選了,這一年多來,他的作品全都是中長篇。
不過也沒關係,由全國文協舉辦的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也將在年後評選,大家一致認為林為民的《霸王別姬》獲獎是板上釘釘的事。
當然了,陸遙的《人生》獲獎機率更大。
過年前幾天,曲小偉約林為民吃飯,還約上了鄭國。
三九嚴寒,吃飯的第一選擇當然是東來順。
一夥人入座,曲小偉帶著劉海燕,鄭國帶著姚淑芝,林為民帶著……韓壯壯。
曲小偉看著都覺得扎眼,“我說你們舅甥倆,好歹有一個帶著女朋友來也行啊!按理說咱這條件也不算差啊!”
韓壯壯也學精了,說道:“我老舅不找,我哪能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