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學》創刊於1949年10月25日,由茅盾任主編,艾青為副主編。

當年的創刊號封面和目錄頁後的首張內頁上刊登著偉人的坐姿照片,照片背面是偉人專為《人民文學》創刊所寫的題詞手跡。

“希望有更多好作品問世”。

如此背景的刊物,註定了它必將成為與新中國共生共存的國家最高文學刊物。

然而到了1966年5月,在嚴峻的形勢下,《人民文學》被迫停刊,直到1976年1月20日才正式復刊。

從1949年10月25日至1966年5月12日,《人民文學》出刊198期。復刊後,直至1981年3月,出刊63期。

今天是《人民文學》81年4月號發行的日子,一大清早,燕京城內的各大書店和書報攤前就有文學愛好者前來購買。

嘴裡叼著油條的中學生張建軍付完了錢,還沒等轉身離開書報攤就翻開了雜誌,冷不防一頁32開的紙張從書頁之間飄落下來。

張建軍撿起紙張,“這是什麼?”

等他看清了紙張上的內容居然是調查問卷,感到一陣新鮮,不僅是點子好,更讓他作為讀者感受到了被重視的感覺。

“這個有意思!”

他把油條塞進嘴裡,鼓鼓囊囊的,迫不及待的翻開了雜誌。

一路邊看書邊走路,快到學校的時候,張建軍被熟悉的同學拍了拍肩膀。

“幹嘛呢?別看了,再不快點都要打鈴了!”

張建軍這才回過神來,趕忙朝學校跑去。

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張建軍邊吃飯邊看書,平時要好的同學跑過來跟他說道:“建軍兒,你雜誌看完了借給我看看唄?”

張建軍抬起頭,他正看到關鍵時候,甕聲甕氣道:“你等我看完的。”

“好。”同學說完就跑開了。

張建軍繼續沉迷在雜誌上,直到上課鈴聲響起,他仍舊不想放下書本。

他假裝聽課,將課本裹在《人民文學》外面,只要老師不到他身後看,根本發現不了。

小說裡的情節持續的吸引著他,他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到了雜誌上,表情也隨著書中人物的喜怒哀樂而變化。

時間慢慢的過去,下午最後一節課是語文課,張建軍此時已經顧不得上課了。他眼目發紅,鼻端一張一翕,嘴巴也微微的努起。

他此時完全沉浸在小說當中,看到小說的結尾程蝶衣揮劍自刎,他再也控制不住情緒。

講臺上的老師正在上課,突然聽到教室裡響起一陣嗚咽聲。

那聲音由弱到強,似乎是從教室後面傳來的,老師循聲望去。

“嗚嗚嗚,蝶衣!”

老師的眼神在教室了轉了一圈,終於發現了坐在後排的張建軍正哭的稀里嘩啦。

她見張建軍哭的這麼傷心,以為他遇上什麼事了,走過去問道:“張建軍,你怎麼了?”

“啊啊啊啊,蝶衣死的好慘啊!蝶衣!”(此處哭聲請參照傻春兒食用)

老師更加擔心了,這是家裡有人出事了?

她俯下身焦急的問道:“家裡有事你就趕緊回去,別在這裡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