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林為民將稿子翻到最後一頁,史鐵生帶著幾分期許的眼神問道。

林為民放下稿子,讚許道:“寫的很好。”

“真的嗎?”

“當然。”

林為民思忖片刻,然後說道:“要說缺點,這篇小說當然有,太散了、太淡了,但我覺得,這恰恰是它的優點。對於這篇小說,我的理解是透過細緻入微的觀察,把生活的本來面目如實的記錄下來。從這裡能看到的不僅有日常生活描寫,也能窺見你內心與這個世界的某種疏離狀態。嗯,這麼說也不好,應該說是反映了一種虛無主義思想。”

史鐵生趕緊打斷他,“談小說就好了,別分析我。”

“嘿嘿!”林為民惡作劇得逞,得意的笑了兩聲。

“好,那就說小說。我個人認為這篇小說是一部極具個人特色的優秀之作,它的好就在於完全區別於現在的傷痕文學主潮。

今天我跟《當代》的秦兆陽還在說這個話題,傷痕文學當然是好的,但文壇不能只有傷痕文學,就像人不能只吃白米飯一樣。

你這篇小說裡沒有了以往那種強烈的時代憂思和歷史批判,轉而是用日常化的敘事取代這些東西,卻又不單薄,立得住,是一部好作品!”

如果林為民上來只是胡誇一頓,史鐵生恐怕不會上心,關鍵是他說的有理有據,讓史鐵生忍不住有些飄飄然,不敢相信自己的作品真有他誇的那麼好。

“太誇張了吧?就沒什麼缺點嗎?”

“缺點?我剛才不是說了嗎,太散了、太淡了。”

史鐵生心中信服,“為民,看不出來啊,你還有當編輯的潛質。”

“巧了,我最近正在研究呢。”

“研究什麼?當編輯?”

“對啊。怎麼樣?你這篇小說要不要交給我們雜誌?”

史鐵生一臉的不相信,“真的假的?之前怎麼沒聽你提過?”

“嗨,開個玩笑,現在八字還沒有一撇呢。”

“那我先預祝你能夠成功。”

“謝謝,謝謝!”

兩人閒聊著沒有注意時間,這時史父走了進來,“中午吃個過水麵吧,天氣熱,涼快涼快!”

“好!”史鐵生答應了一聲。

“我讓史嵐去買芝麻醬。”

林為民起身道:“叔兒,別招呼史嵐了,我去吧。”

“別介,你跟鐵生聊吧。”

史父攔住林為民,叫了史嵐去買芝麻醬,他自己則準備和麵。

作為調味料,很多地方的人都喜歡吃芝麻醬,但對於燕京人來說,芝麻醬是有著特殊意義的。

尤其是在現在這樣的三伏天裡,芝麻醬可不是可有可無的調味品,而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

五十年代,老舍先生作為燕京市人民代表有個提案,裡面有這麼一句話,燕京人夏天離不開芝麻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