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氣氛的原因吧,周圍的同學們這麼大的年紀聽起課來都格外的認真,在這種環境裡,林為民只要克服了學渣的瞌睡毛病,還是比較容易聽進去課的。

一天的課程結束,邀請名家來上課真不是白來的,就連林為民這個學渣都感覺受益匪淺。

晚上吃完飯,不少同學休息了一會兒就留在食堂寫作,這裡地方很寬敞。

同學們一個一個的散開在裡面,把空氣中飯菜味濃重的食堂居然弄出了書卷氣。

林為民坐不太住,隨大流的在食堂待了一會兒便起身去到院裡溜達。

D校院裡都是平房,也沒什麼可溜達的。不過林為民倒是發現了個好地方,那地方在院子另一側,是個小會議室。

面積也不大,中間是一條拼起來的長桌,圍了一圈的椅子,他果斷把書、紙、筆挪到了這裡。

瞿曉偉察覺到林為民的動作,跟上他一看,轉頭就回到食堂去宣揚。

“為民找了個好地方,趕緊去。”說著他抱起東西就走。

人的從眾屬性大概就是這樣,在一切都還懵懂的時候,只要有先行者,大家總會一窩蜂。

不少人好奇瞿曉偉口中的好地方,跟了過去。

去了之後,有的人卻返回了食堂。

食堂大,會議室小;食堂開敞,會議室隱蔽;食堂人氣旺,會議室靜謐。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所以說,林為民同志骨子裡是喜靜的、有深度的人。

瞿曉偉是個火燎腚的性格,來會議室就是圖個新鮮,做了不到五分鐘就跑回了食堂。

反倒是班裡幾個女同學和老喬他們這些歲數大的同學留在了會議室。

狹小的會議室內,氣氛安靜,筆尖劃過稿紙發出的沙沙聲格外的清晰。

也不知道寫了多久,林為民抬起頭想活動活動,抬頭看見了王安儀正坐在他的對面,低著頭奮筆疾書。

有那麼一瞬間,林為民忽然喜歡上了這種感覺,有點類似古人經常說的紅袖添香。

當然了,安儀妹妹是肯定不會給林為民添香的,充其量給他來個含羞一笑。

林為民的動作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大家伏案寫了一個多小時,有幾個人也都坐不住了,起身活動。

張抗美起身路過林為民的座位,掃了一眼,隨口問道:“為民在寫什麼呢?”

“沒什麼,寫一個特務的故事。”林為民隨口回了一句。

這個描述毫無吸引力,在張抗美的印象裡,這種故事屬於官方文學,跟這幾年的潮流格格不入。

“你怎麼想寫這麼個故事呢?”

她也沒看林為民的文字,問了一句。

林為民當然不能說我是照著影視作品寫的,瞎編道:“就是以前看過《一隻繡花鞋》的手抄本,這兩天突然來了興致,想寫這麼一個故事。”

“這樣啊!”

張抗美應付了一句,轉而聊起了別的話題。

林為民瞧著時間漸晚,抄起東西回了宿舍,一夜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