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遊篇 第四十章 私訪
章節報錯
雪下了一夜。
清晨,雪勢見弱,但還是不見停。唯明園內,早早掌了燈,卯時就開門,幾十個下人忙著剷雪,在主道上撒細沙、木屑。
約摸辰時,興民已經站在大門口守候。大概一炷香時間後,主道上才迎來一隊車馬,然後在興民的接引下低調地駛入唯明園。
此時,聞悟還在後院的雪林裡打坐。昨夜玄離教了他一些靈氣執行的訣竅,他試了一下,然後一坐就坐了一夜。空中還在飄著小雪,以他為中心的雪林裡卻籠罩著一片淡淡的白霧,雲氣嫋嫋升騰,場景奇異,讓見者無不驚奇稱奇。
廊下露臺,玄離席地坐著,單手支腮,思索著一個問題。
這貨是正常生物嗎?
修仙之人,講究三根,其中慧根是最基本的要求,有慧根才能開慧眼,開了慧眼才能覺靈;靈根是根本,決定了與靈氣的親和力。如果靈根拙劣,聚靈就緩慢,修煉舉步維艱,甚至無法修行。反之,靈根越是卓越,聚靈效果就越好,修煉速度就越快;悟根則是玄妙之門,悟根高代表悟性高,悟性高才能學以致用,才能舉一反三,才能推衍天地造化。
通常而言,三根的優劣很難衡量細分,在一般的修仙體系裡只會將之粗略分為5個等級,分別是上上、上、中、下、下下。
以玄離自身為例,當初在九劍峰的山門評測中是慧根上等,靈根上等,悟根中等。
乍看,上、上、中,竟然連一個上上等都沒有,瞧著是不是非常一般?然而就這,在修仙界中已經算得上是中上之資了。
因為,仙人的評級是以仙人為標準的,所謂的下下等,參考的是凡人。因此,雖然帶了以個‘下’字,但這裡頭的下等,在凡人中已經算得上優秀。作為對比,廟若的慧根是上等,則換而言之,上等慧根在凡人中已經屬於最聰明的一級了。所以,在仙人的評級中,‘中人之姿’絕對不是一個貶義詞,三根中等,擱在凡間,在凡人眼裡基本就與仙人無異了。
按照修仙界的常理而言,覺靈的最低要求是中等慧根,外加下等靈根,悟根倒是不太講究,但一般有中等慧根的人,悟根不會太差,正常不至於下下等。因此,想要修仙,最低的三根要求就是中、下、下,這是最低最低的要求了。
如果再往上,想要摸到仙檻,甚至化靈成仙,對三根的要求就更高了。縱觀仙史,歷來能成仙者,靈根就沒有低於‘中人之姿’的。因此,‘中人之姿’在修仙界中又被當成一道風水嶺,往下成仙無望,相對的,越是往上則越值得期待。
以玄離的經驗,聞悟已經摸到了仙檻,那至少是‘中人之姿’了吧?以此為基礎,他的聚靈速度遠遠超過自己,而自己的靈根為上等,則可以推敲出他的靈根極可能是上上等;然後,他剛摸到仙檻,已經自行領悟了一套操控靈氣的方法,那悟根就絕對不會低於上等。鑑於這種例子聞所聞問,上上等也不是不可能;慧根倒是不好猜測,但既然是‘中人之姿’,慧根再差也不會低於中等。如此一結合,那就意味著,這小子的三根,最低都是中等慧根,上等靈根,上等悟根。
稍微大膽一點,靈根上上等,慧根是上等,那就是上,上上,上。再大膽一點點,悟根上上等,則是上,上上,上上。
玄離摸摸下巴。
在東方陸洲,有‘三上之資’的說法,指的是三根皆為上,屬於頂尖的修行資質。如果其中一根性為上上等,則被稱為‘四上之資’,在仙人中都是鳳毛麟角。如此類推,還有‘五上之資’,以及‘六上之資’。
西山九劍峰作為東方陸洲三大仙門之一,歷史悠久,然而有記載的‘四上之資’也就那麼十個八個,現在仍活著的就只剩下一個。如果是‘五上之資’,那別說是西山了,即便放眼整個東方陸洲,古往今來都沒有幾個。至於‘六上之資’,則完全是傳說。
難道是因為自己在收徒機緣上黴了幾百年,所以氣運都攢到這一波了?玄離看著聞悟打個坐都能引來天地靈氣縈繞,羨慕妒忌之餘,又有點暗爽。
“師傅。”
青文從裡面走出來。
玄離沒有回頭,“嗯?”
“外面有人求見。”青文瞟了一眼院外,眼裡露出一點羨慕。
“讓他們進來吧。”
“是。”
青文應了,退了回去。不多一會兒,他又折返回來了,身後跟著興民與另外一男一女。男的四十歲上下,穿著皂色的繡鷹錦衣,濃眉短鬚,面目嚴正。仔細看,這人神態模樣竟然與興民有幾分相似;女子則是穿著樸素的白色絨毛冬衣,披著斗篷,頭戴兜帽,看不清模樣。不過,看樣子是有些柔弱,在興民的攙扶下,走路的步伐依然顯得有些輕慢。
“師傅,弟子先去喂小駒了。”
“去吧。”
玄離頭都沒回,擺擺手。青文朝三人作揖,然後又走了。
興民攙著女子,正想要說話,卻被後者輕輕地摁住了手。卻見她摘下兜帽,露出真容來。約摸四十歲出頭的婦人,雙眼明亮,容顏淡素、潔淨,雖不著裝飾,卻有一股典雅的貴氣。不過,她氣色看起來卻有些不足,面色略顯蒼白。鬆開興民的手,她示意無礙,然後上前一步,鄭重地微微下蹲行禮,尊敬地唱道:“晚輩楊雲雪,與兄楊雲烽,見過仙師大人。”
男子卻是一皺眉,眼裡隱約有些不悅,但還是低頭作揖,“見過仙師。”
興民一看,連忙跟著行禮。
玄離呵出一口濁氣,有些無趣,但還是坐直了,“客氣了,鳳義皇后。”
“雲雪不敢。”
女子抬起臉,落落大方地笑道:“今日雲雪是以晚輩的身份前來拜訪,特地感謝仙師對興民的教誨之情,純屬個人私事,還望仙師勿怪。”
這女子,竟是當朝東宮之首,鳳義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