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得好,但是打仗可不是說話這麼輕鬆。通常,盲目自信喜歡吹牛的人,在電視劇裡,都活不過兩集。太尉大人,你也當心點。”丁二苗反唇相譏。

“呃……,什麼叫電視劇?”白起一呆,問道。

丁二苗哈哈大笑,站住腳步說道:

“剛才看你們那邊,鬼兵鬼卒們還在忙亂,想必還沒有佈置完成。所以,我沒有立刻發動進攻,免得說我欺負你。十二點一過,我就會發動衝鋒。太尉大人,回去做好準備吧。”

“半渡而擊,不仁也。丁大元帥之舉,有宋襄公之仁,老夫佩服。”白起略一拱手,道:“十二點之後,等你來戰。”

說罷,白起帶著手下司馬靳,轉身而去。

而丁二苗卻帶著季瀟瀟和冥界老鬼,繼續向前,走到馬路盡頭,轉了一個圈子,回到出租屋裡。

時間,已經是晚上十點半。

“大元帥,剛才老鬼白起,說你有宋襄公之仁,實際上是在諷刺你,說你婦人之仁……”黑無常憤憤地說道。

宋襄公其人,大多都知道。

公元前638年,宋楚泓水之戰拉開序幕。

楚軍在泓水南岸,渡河發動攻擊,此時宋國的戰將鑑於敵眾我寡,向宋襄公建議乘楚軍半渡而擊之。

但宋襄公自命為仁義之師,不肯乘人之危而取勝,不採納建議,讓楚軍從容渡河。

楚軍在佈陣時,屬下又勸宋襄公乘楚軍列陣未成發起攻擊,打他一個措手不及。宋襄公又說不可。在楚軍佈陣完成後才擊鼓下令全軍向楚軍進攻,結果大敗,宋襄公自己也受了重傷。

戰後很多人批評宋襄公沒有抓住戰機,他卻說“君子不重傷,不擒二毛”——君子不去傷害員,不擒頭髮花白的人。還說古代的仁義之師“不阻敵於隘,不鼓不成列”。

第二年夏天,這位滿腦子仁義道德的君子箭傷發作,一命嗚呼。“宋襄公之仁”成了戰爭史上的千古笑料。

“我當然知道,我聽出來了。不過,我都沒生氣,你激動個什麼勁兒?”丁二苗斜了黑無常一眼,道:

“你們研究研究,這場仗要怎麼打,等會兒,誰去打第一陣?這才是正經事,口舌之爭,不必去理會。”

說著,丁二苗取出毛筆,在雪白的牆壁上,畫下了小區的建築平面圖,權作軍事地圖之用。

“小區中間的十字道路,加上外圍的道路,構成了一個封閉的田字形。我們是從中間進攻,還是三路齊發,又或者是先從兩翼包圍?”丁二苗用雨傘,指點著軍事地圖,問道。

老鬼們看著地圖,竊竊私語。

半晌,狼牙鬼王說道:

“大元帥,這第一場衝鋒,只是試探性的進攻,規模不宜太大。所以屬下認為,我們可以三路齊進,但是左右兩翼抵達分界線以後,就按兵不動,然後中路衝擊,先試探一下對方的戰鬥力和戰術佈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