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明日一早入宮(第2/2頁)
章節報錯
“……”
一聽他把“哥倆”這種話都說出來了,李元嘉的嘴角抽了抽之後,強行把想要笑出聲來的衝動給壓了回去。
老二什麼意思,他哪裡還能聽不出來?
之前跟他說過一起做玻璃生意的事情,李世民雖然當時看起來挺心動的,但是卻也一直都沒有給過回覆,顯然是心中有著顧慮。
具體的原因,李元嘉不是特別清楚。
或許是因為顧慮被人知道了大唐皇帝做生意的事情後引起軒然大波。也可能是覺得李元嘉畫的大餅有點虛,不值得用皇帝的名頭去冒險……
但是無論如何李元嘉可以肯定,老二這次是真的動心了!
玻璃和玻璃鏡,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它們的意義卻有著天差地別!
在李元嘉開發出更多的用途之前,玻璃在別人看來就是用來做窗戶用的,而最關鍵的就是能在冬天的時候魚與熊掌兼得——既能讓屋子裡亮堂堂的,又能兼顧保溫,不至於讓寒風透進來。
這唯一的用途,再加上玻璃的昂貴价格和易碎的特性,大大限制了它的市場。
尤其是易碎的特性,如果放在二十一世紀的時候還不覺得如何,但是放在貞觀時代的大唐,那簡直就是致命的缺點!
別的不說,光是糟糕的道路就是最大的攔路虎。
因為大唐這個時代沒有泡沫材料,沒有泡沫紙,甚至連鋸末這種東西都生產的非常艱難,只能用一些天然的防震物品……這樣的條件,如果距離短了還好說一些,如果距離一場,對於玻璃的運輸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比如說李元嘉讓人送去潞州的那些玻璃,就非常奢侈的使用了大量的棉花!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只考慮這個時代棉花的價值,甚至比玻璃都要貴了。
但是相比之下,鏡子的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玻璃鏡的體積很小,但是價值卻是玻璃的十倍……不,如果考慮到單位面積的單價,要高上幾十倍!再加上有實木的外框,防震性也要強得多。
這樣一來,長途運輸的困難根本就不值一提!
而且……
最關鍵的是,玻璃鏡的需求量也遠超玻璃!
對於很多人來說,玻璃並不是什麼必需品,尤其是那些平時不看書的豪商,以及習慣了使用蠟燭照明的人,冬天屋子裡暗一些完全不是問題。
但是鏡子就不同了,女人們誰不想要一面?
更何況這可是中國的唐朝,一個男人們也喜歡塗脂抹粉,頭上戴花的時代!
能夠清楚看到自己每一天的樣子,知道自己是不是帥到掉渣,美到冒泡,誰不願意?所以但凡是有能力的支付一千貫的,恐怕都將是玻璃鏡的潛在客戶!
就算是沒錢,牛羊也行,各地的土特產也行啊!
所以聽了皇帝的話之後,李元嘉壓下心頭的興奮,立刻就笑著點頭道:“二哥放心,明日用過早飯我就過來!”
“不,別等用過早飯了。”
擺了擺手,李世民一臉淡然道:“明日一早就進宮,和朕一起用膳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