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子,李元嘉又寫出了一篇數學的補遺。

其實也不算什麼補遺,畢竟除了已經拿出來的那些之外,李元嘉腦袋裡的數學知識還多著呢,就連微積分他都能說出一個概念來,更別說那些初中和高中的知識儲備,他還記得的早就已經變成了書房中的藏寶。

這篇東西,就是他專門給張柬之和李泰他們寫的。

當然除了這兩個小子之外,李元嘉也會讓韓路成把稿子攢起來,讓家裡的匠人們慢慢的刻雕版——將來攢夠了一本書的量,就把它們給印出來,作為數學的第七冊,拿出去慢慢的售賣——一想到這套世界上最先進的數學理論還要上趕著送給別人去學,同時放在新華書店裡被人吐槽,李元嘉這心裡就憋屈的難受。

可是沒辦法,誰讓這是中國呢?

老祖宗們的數學水平並不差,而且算籌之類的工具也能滿足日常所需,對於外來的天竺數字自然不會太感冒。要不然歷史上也不會一直等到一千多年後,中國開始全面落後於歐洲,並且不停的捱打受罪的時候,阿拉伯數字才隨著科學的傳入而流傳、發展起來。

現在有人願意學,李元嘉自然是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所以在吃了一頓還算豐盛的火鍋之後,李元嘉下午又坐回了書房的椅子上,開始琢磨著下一本“補遺”要寫些什麼。其實也不用想,就是從自己的存貨裡挑挑揀揀,找一些在這個時代能用得上的東西湊一湊就好了。

有事情做的時候,時間過得飛快。

不知不覺間韓王妃的車駕回府,房奉珠直接來到了李元嘉的書房,然後把白天的事情給說了一遍。

“你把火炕的壞處都說清楚了?她們都聽懂了?”

微微的皺起了眉頭,李元嘉淡淡的問道。

“嗯,都說清楚了。”

點了點頭,房奉珠有些忐忑的說道:“而且她們也都聽明白了,不過……大多數人都說過短時間再做決定,但是也有幾個人想要現在就趕緊做一個。畢竟這火炕也不是說做就能做成的,少說也要十幾天的時間,她們想……”

“嗯,明白了。”

眉頭漸漸舒展開來,李元嘉想了一下,緩緩的點了點頭:“想要的話就讓人給她們建一個吧,反正事情都和她們講清楚,尤其是這晚上睡覺的時候……火小一些,多喝水,多吃……咳咳,算了,把以前我說的那些東西多說幾遍就好了!”

想起自家還沒有建好的蔬菜大棚,李元嘉很心塞,多吃蔬菜水果之類的話自然就又咽了回去。

火炕什麼的,隨便她們好了。

作為一名醫生,李元嘉對火炕持謹慎的態度是理所當然的,這個道理和未來北方的暖氣幾乎是一個道理。習慣了自然沒毛病,但是不習慣的話……隨便問一下第一次在北方過冬的那些南方人,是不是很多人嘴唇都裂開了?是不是會嗓子疼,感冒的機率是不是大一些?

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體質肯定比古人們強多了。

所以李元嘉怕的是這幫人一旦有了火炕,到了冬天……尤其是寒冬臘月的時候,肯定會貪戀炕上的溫度,說不好就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不過……

就像它剛才所說的那樣,非要建的話就建唄!

雖說有些擔心,可那畢竟是一幫當朝權貴家的女人,而唐朝的權貴們基本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出身好,幾乎就沒有窮人。

也就是說,多多少少都應該懂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