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寫出一份大唐皇帝和國公們能看懂的“論文”,其實很容易。

至少對於李元嘉來說,很容易。

因為他不用頭疼如何把文章寫得符合各大學術期刊的要求,更不用頭疼如何把英文寫得符合規範——要知道,未來因為英文學術霸權和國內醫學期刊氾濫的緣故,他們科室的老大基本上只看中英文和sci這兩個條件,國內的那些學術期刊……

呵呵,也只有他擔任編委的期刊親自約稿,才會讓李元嘉他們給一兩篇糊弄一下而已。

但是在這個時代,沒有那麼多就講究。

大臣們的奏章都是千姿百態,各有各的章法,更別說李元嘉從來沒想過要正式的寫奏章什麼的,最多就是給皇帝二哥寫一封……嗯,一封家信就行了。

而且也不是現在,而是幾個月,甚至一兩年之後。

具體什麼時間,要看大唐征討高昌之戰什麼時候能夠結束,那兩個派出去的傢伙什麼時候能回來。到時候從潞州來的各項統計資料,加上戰地醫院積累的各項資料,將會一起出現在李元嘉的家信之中。

他能做的,也就是這些了。

至於說皇帝好他的臣子們會不會重視,能不能真正的嚴格執行大唐的“國策”,讓女孩兒們滿十八歲……至少滿十五歲再嫁人吧?

只不過說實話,在幾個侄女的例子面前,李元嘉真的沒什麼信心。

想要用一點統計資料就說服古代的人們,這個難度真的不是一般的大。李元嘉能做的,也就是照顧好自己身邊的人,比如說房奉珠和未來可能的女兒,至於說其他的,也只能是盡力而為了……

有些悵然的把寫好的“日記”放回書架,李元嘉稍微楞了一下,隨即就把韓路成給叫了進來:“陳木那邊怎麼樣了?這次可有人不服他管?”

“大王放心,沒有。”

深吸了一口氣,韓路成趕緊低頭道:“上次那人之後,再沒有人敢和咱們對著幹了,這次來的木匠們也好,跟著的官員們也好,都是很老實的。”

“嗯,那就好。”

眯了眯眼睛,李元嘉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個結果倒是沒讓他驚訝,一切都在意料之中。畢竟像上次那個二貨一樣的人,世界上應該是不多的,大多數的官員就算明知道李元嘉是個閒王,也不敢得罪不是?更別說這次的翻車工坊還是朝廷下的命令,誰敢找事兒?

所以點頭之後,李元嘉很快就把注意力放在了另一方面,也是五個翻車工坊將來能夠成功的重點上面:“馬良他們選好的那幾個人,現在如何了?”

“回大王的話,現在都在翻車工坊那邊學著呢。”

舔了一下嘴唇,韓路成低聲道:“不光是選出來的那幾個,所有的人如今都在翻車工坊學習……每旬五天在城裡,五天在城外!”

“哦?都去了?”

楞了一下之後,李元嘉微微有些驚訝。

“呃……”

眼角的面板抽抽了一下,韓路成趕緊點頭道:“是的,大王……當初不是您說有條件的話,讓那些年輕人都過去學學的麼?所以馬良就這麼安排了。”

“……想起來了。”

歪著腦袋想了一下,李元嘉終於記起來了,自己確實是說過這樣的話。

學以致用,肯定是要實習的嘛!

在王府的小學堂裡面,那些孩子在學習讀書識字和數學之外,雖然也一直都在跟著學習如何“研究”,如何“管理”,但是想想就知道了,無非就是馬良傳授的一丁點皮毛……他自己都不是特別的懂,如何能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