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計劃書(第1/2頁)
章節報錯
棉花的事情,李元嘉現在只能是做準備而已。
畢竟大唐準備對高昌用兵的訊息只是一個高層中才存在的話題,李元嘉也是根據他腦海中的那點記憶,配合上當前高昌國作死的行為,以及盧國公對兩個“外科醫師”的熱情判斷出來的。
歸根結底,這個判斷還沒有成為事實。
所以作為遊離在朝政之外的閒王,李元嘉可以開始謀劃,但是絕對不能真正的著手去做。甚至他還要裝作一無所知的樣子,只能和王妃房奉珠討論提了一下。
但是翻車的事情,他就必須要馬上給皇帝一個回覆了。
所以當天晚上,小書房的蠟燭一直點到了凌晨時分,而第二天李元嘉也頗為罕見的睡到了辰時。
要知道,他可是很少會起的這麼晚。
畢竟這年頭沒有電視,沒有網路,更沒有手機,就連唯一能夠填飽精神空虛的書籍……唔,怎麼說呢?未來的中國一年可以出版幾十萬本圖書,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細分型別,但是在這個時代,你能收藏“萬卷”書就是大收藏家,歷史上都可以留名的那種!然後仔細去想一想的話,即便是一萬卷的圖書,又有多少的資訊量?
很顯然,沒有多少!
再加上幾乎過目不忘的本事,可以說李元嘉讓人到處蒐羅書籍的速度,遠遠跟不上他看書的速度。
這樣一來,他晚上能做的……
然而說起來的話,那就是另一個悲傷的故事了,因為李元嘉發現自己完全不像其他穿越主角一樣,擁有著很多動作片男主角一樣的超強能力,無論時間還是強度都在正常人的範圍之內,所以大多數的漫漫長夜,他只能選擇早睡,然後第二天清晨選擇早起。
早睡早起身體好……
對於一個習慣了熬夜的人來說,這是多麼無奈的選擇?
所以偶爾的晚睡晚起了一次之後,李元嘉分外的不舒服,一整個上午都有些懶洋洋的,下午的時候才振奮起了精神,繼續寫他的“翻車連鎖工坊”策劃書。
毫無疑問,無論怎麼努力,今年肯定都趕不上這場旱情了。
所以琢磨來琢磨去,李元嘉給皇帝列出了一個“三年計劃”——第一年培養相應的工匠和管理人才,第二年在全國各道建起屬於自己的翻車工坊,第三年開始逐步提升翻車的產量和質量,並最終達到長安城外那家工坊的水準。
時間跨度很長,但是在李元嘉看來這才是靠譜的計劃。
還是那句話,他絕對不憚於用最謹慎的態度來衡量這個時代的效率,尤其是當他要培養的是一批人的時候,李元嘉肯定會把難度提高到最頂級的程度……
他太難了!
現在城外的那個翻車工坊之所以能建起來,關鍵是因為有王普的存在……即便是有這個有文化,懂數學,還用造紙工坊練了幾年手的“管理型人才”,再加上陳木等王府木匠們的全力配合,也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才算是搞定了這件事情。
而且千萬別忘了,這些木匠還是大唐最優秀的那一批!
真要是培養那些地方上的普通木匠,還要讓他們組成一個流水線……再強調一次,哪怕是大唐貞觀版的超粗糙流水線,只要想想李元嘉就覺得頭皮發麻!
他真是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