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賺大錢的機會(第2/2頁)
章節報錯
真要是有人找李元嘉要,說不好他真的能直接送出去!
這玩意兒,真的是會的人越多越好。
倒不是說他李元嘉就真的有那麼高尚的情操,一點都不在乎這每年越來越龐大的收益,實在是相比較於改良造紙術給大唐帶來的好處,那點金錢什麼的簡直就是不值一提。
還有活字印刷,如果有人願意學的話,李元嘉更是會毫不猶豫的轉讓出去,哪怕因此倒貼一部分錢都可以啊!
沒別的,那就是徹頭徹尾的賠錢貨,而且還是要賠一輩子,好幾十萬貫的那種!
反正不管怎麼想,李元嘉都想不到靠活字印刷盈利的可能性,光是製作幾十萬個合金活字所需要的資金,你要印多少書才能賺回來?
扯淡呢!
只可惜李元嘉自己也知道,造紙的手藝想要傳出去容易,畢竟能賺錢,但是活字印刷這種東西……
所以想來想去,只能是他自己來!
而在這種情況下,賺錢就顯得極為重要了。
雖然現在韓王府每年的進項很多,而李元嘉自己生活上又不是奢侈,再加上前些年因為十三香撈的那一票足夠多,所以還能撐得住,但是每次當他想到焦炭、水泥、活字印刷這些東西的花銷,以及未來更多新技術的投入,李元嘉就越發的不能捨棄玻璃這玩意兒了。
毫無疑問,這就是金礦!
二十一世紀的普通玻璃不值錢,但是在各種特殊應用上依然可以誕生很多巨頭,比如說造汽車玻璃的那一家,或者造手機玻璃的那一家,名氣就大得很。而在古代的話,就算是未來人眼中最普通,甚至質量不堪一提的玻璃,也屬於最寶貴的資產!
想想義大利的威尼斯,專門給玻璃工人們提供了一個小島,就是為了不讓這項珍貴的技術流傳出去。而後來的法國人也是花費了巨大的代價,才打破了義大利人的壟斷。
因為太值錢了!
就靠著這項後世爛大街的技術,威尼斯人賺到了多少金幣?
雖說有種說法是瓷器的存在壓制了玻璃的發展,但是李元嘉現在可是一點都不相信,因為他不相信有人在用過了玻璃窗之後,還會繼續使用紙做的窗戶,還會願意繼續忍受冬天那昏暗的光線!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
所以在山谷中轉了一圈,發現一切都如同他期待的那樣,新來的工匠……不,應該說是學徒們技術進展很快,已經有不少人可以造出質量不錯的玻璃時,李元嘉的臉上已經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產量的增加,無疑是最值得開心的。
因為這就意味著他們可以用更快的速度滿足宮裡的需要,而等皇帝那邊搞得差不多之後,他韓王府賺大錢的機會就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