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四天時間,李元嘉已經給房奉珠她們的小院設計好了,甚至已經畫出了完整的圖紙——當然不是技術上的那種圖紙,而是“實物”的圖紙。

在這方面,李元嘉擁有著閻立本都沒有的優勢。

雖說他上輩子沒有學過繪畫,但是這輩子根基紮實啊!從小李元嘉就在書法、繪畫領域展現出了極為出眾的天賦,雖然因為“韓王體”的出現,書法的名聲算是徹底敗壞掉了,但是繪畫的那點天賦卻沒有被李元嘉隨意的揮霍掉。

這些年有時間的話,他都是畫幾筆保持手感。

而且更重要的還不是保持畫龍畫馬的手感,重要的是這些年李元嘉總是在回憶自己上輩子看到過的那些漫畫,比如說《灌籃高手》和《名偵探柯南》之類的,有時間就會按照記憶中的那些線條去琢磨,去臨摹。

還有一些能記得的靜物圖,比如說蘋果啊、盤子啊、雞蛋啊,反正就是回憶所有能記起來的素描畫,然後一個人苦苦的探索其中的奧秘……

即便如此,李元嘉也在這個領域站在了世界的頂端。

倒不是說西方的繪畫體系比東方……也就是中國的繪畫體系要強,畢竟藝術形式根本是無法分出高下的,只能分主流和非主流而已。

西方繪畫在世界佔主流,中國話是非主流,出了國就沒什麼人玩了。

理由也很簡單,因為西方世界足夠強大。

所以鋼琴被譽為樂器之王,油畫永遠都佔據著拍賣記錄的頭名,芭蕾比起中國舞顯得逼格要高一些,就連西方歌劇也比咱們的京劇顯得高大上很多!

其實要讓李元嘉看的話,無論西方的歌劇還是東方的戲曲,其實都是一樣的東西,只是風格上完全不一樣而已。但是因為西方的文化佔據世界統治地位,所以中國的藝術家們想要走出去只能去迎合他們的口味……畢竟那麼多年,梅蘭芳也才出了那麼一位。

好吧,扯遠了。

至少在用線條或者圖畫來表現物體“真實”一面上,李元嘉在這個時代絕對是第一人的存在,就連閻立本來了也只能當個弟弟。

只不過可惜的是,李元嘉只敢悄悄的自己玩,偷偷畫一些圖給自家的木匠和鐵匠。

有了宋體字的例子在前,他可不敢隨意丟擲自己的初級素描了。

理由依然簡單,這是大唐,是貞觀十三年。

一千多年後孩子們十歲左右,早的甚至七八歲就開始學習素描,因為這是“正規”的路線。但是那個時代,國粹們在西方藝術面前全面敗退,無論家長還是孩子都沒得選擇。

但是在這個時代,西方的藝術算老幾?

或者說全世界的所有藝術形式,在我大唐的詩歌、繪畫、音樂面前都是渣渣……不管你有多麼的精妙,多麼的美輪美奐,拿來大唐計程車人們面前,恐怕最大的可能就是被人斜著瞧兩眼,然後tui上一口!

這不是狂傲、自大,而是身為中央帝國的驕傲。

所以在經歷了韓王體的……咳咳,之後,李元嘉想了好幾次,最終也沒敢把素描,而且還是很初級的素描給拿出來。因為他很清楚大唐文人墨客們的那點喜好,真把素描拿出去給他們看的話,得到的評價恐怕會和宋體字一般無二。

行屍走肉,毫無靈魂!

你把東西畫的那麼像,到底想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