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叛亂(第1/2頁)
章節報錯
“哦?還有這種事情?”
聽了小舅子房俊說的事情之後,李元嘉忍不住瞪大了眼睛,一臉的難以置信。
“嘿嘿,當然是真的啊!”
用力的嚥下嘴裡的紅燒肉,房俊嘿嘿一笑道:“我也是從別人嘴裡聽到的訊息,但是可以保證絕對是真的……哈哈,那些突厥人蠢得可笑啊!”
“……呵呵。”
嘴角抽抽了兩下,李元嘉乾笑著點了點頭。
城外的翻車工坊進入正軌,其他的工坊也都轉悠了一遍之後,李元嘉就優哉悠哉的回城了。這年頭可沒有鄉下空氣比城裡好那一說,所以相較之下,他更喜歡自己在勝業坊的這棟豪宅。只不過李元嘉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剛從城外回來就能聽到如此驚爆的訊息。
這都貞觀十三年了,竟然還有人敢夜襲御營?
四月初的時候大唐皇帝李世民幸九成宮,主要目的當然是為了避暑。而四月十一日的那一天夜裡,一個叫阿史那結社率的中郎將,竟然帶著四十多人叛亂夜犯御營!
沒錯,四十多個人!
反正剛才聽到訊息的一瞬間,李元嘉先是一驚,隨後便是哭笑不得。
雖然皇帝去九成宮確實是為了避暑,但是別忘了他老人家這一去就是四五個月,除了文武百官之外,肯定要帶著大隊人馬去的,身邊不說軍隊,光是侍衛恐怕都要上千人。區區一箇中郎將,私底下找了四十多個人就想夜襲皇帝的御營,這不是扯淡麼?
不得不說,突厥人的思維方式真的很奇葩。
先不說四十多個人襲營能不能成功的問題,就算是他們真的成功了,難道還能從無數唐軍的包圍下衝出去不成?
所以笑過了之後,李元嘉搖了搖頭道:“這幫突厥人,明明大唐已經給了他們足夠的優待,為何還要反叛?簡直是不可理喻!”
對於大唐境內突厥人的待遇,李元嘉還是比較清楚的。
一切的原由,還要從九年前說起。
貞觀四年,大唐滅東突厥。當時討論如何安置歸降的突厥人,主要有三種意見,一個就是把他們打散了遷入內地,讓他們務農、漢化;一個是保全突厥部落,遷到河套一帶,讓他們成為大唐抵禦北方的屏障;而最後一個則是遣送到黃河以北,時刻警惕。
提出最後一個處理意見的,就是當時的秘書監魏徵。
魏徵認為突厥人不服教化,不顧恩義,如果遷入內地並且給予優待的話,人口必然會成倍的繁衍,將來會成為大唐的後患。所以他堅持認為應該將突厥人遷移到黃河以北去,不能留在大唐內部。
但是中書令溫彥博卻說出了“天子之於萬物也,天覆地載,有歸我者則必養之”之類的話,最終讓李世民下定了決心,對突厥人採用了懷柔之策,從幽州至靈州,設定了順、佑、化、長四州安置歸順的突厥部落,並且讓他們保留了遊牧的習俗。
不僅如此,李世民還給突厥人提供了非常優厚的待遇,除了廣袤的土地之外,還賜給他們大量的財物。與此同時,凡有突厥部落的首領前來歸降,大唐政府都把他們封為將軍中郎將,以至於最後突厥五品以上的官員就有一百多人,和大唐中樞五品以上官員幾乎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