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這些豆製品的目的,可不僅僅是為了滿足李元嘉的口腹之慾,更重要的原因則是因為豆製品的營養元素……

沒錯,就是蛋白質。

古代中國,哪怕就是在經濟條件最好的宋朝,蛋白質缺乏也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現象。

任何一個現代人,都不會不明白蛋白質的重要性。

只不過對於二十一世紀的大多數國人來說,基本上都不會缺這玩意兒,但是在中國的古代大多數人卻是“草食”動物,尤其是那些經濟條件糟糕的普通百姓們,一年都難以吃上一兩頓肉食,蛋白質從何而來?

好在老祖宗們運用他們的聰明才智,發明了豆腐這種東西。

後面還有豆皮、腐竹、豆豉、醬油、豆筋等等,這些豆製品裡面不光是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且在經過加工了之後,不但蛋白質的含量不減,甚至還提高了消化吸收率……

可以說在中國的歷史上,豆腐的重要性遠不是其他食物能夠相比的。

所以在發現貞觀年間雖然有豆腐,但是口感極差,而且豆皮、腐竹等豆製品也沒有發明出來之後,李元嘉自然是花了一番心思。好在他雖然不是很懂,可好歹也是看過《舌尖上的中國》等紀錄片的,大致提了一下之後,自然有玉娘等人成年累月的去試驗最好的做法。

只要每次一兩貫的賞錢,就能讓她們始終充滿熱情。

要知道,古代很少有人會去專門研究什麼,像豆腐、豆皮之類的東西往往都是偶然間的發現才出現的,像李元嘉這樣讓人專門去試製的情況絕無僅有!

所以幾年的時間,成果豐富的讓他都有些驚訝。

而現在李元嘉想的就是把這些豆製品的做法給推廣出去,讓它們儘快成為普通百姓們的食物。因為這些東西不光是富含蛋白質,可以改善大多數平民們營養不良的狀況,同時還能當做菜品,可以大大豐富一下老百姓們的餐桌……

李元嘉的這些良苦用心,生於大富之家的兩位二郎自然不可能知道,就算是知道了恐怕也沒法理解。

不過這並不妨礙韓王的想法,尤其是在看到程處亮對豆製品似乎並不是很喜歡之後,更加堅定了這個決心:“這幫該死的統治階級,平時不缺肉不缺蛋的,只在乎好不好吃,但是普通老百姓可沒有這個條件,必須要多吃豆製品才行……”

就在李元嘉暗暗憂國憂民的時候,韓王府的新管家韓路成不知不覺的出現在了他的身後。

察覺到這個心腹的出現,李元嘉眉頭微微一皺,不動聲色的問了一句:“怎麼了?有事情?”

正吃飯的時候,韓路成一般是不會過來打擾到,除非有特別重要的事情,或者皇帝那樣的大佬相招。

悄悄上前一步,韓路成雙手捧著一張帖子奉上,同時低聲道:“大王,魏王派人送來了一封帖子。”

“魏王?李泰?”

聽到這個名字之後,李元嘉明顯楞了一下,伸手把帖子給接了過來。

開啟帖子看了看裡面的內容,他又忍不住一樂:“這訊息,夠靈通的啊!我這剛入宮稟報了翻車工坊成功的訊息,大侄子的帖子就送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