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二年的最後兩個月,大唐依然不是那麼的平靜。

鈞州、明州、壁州,到處都有造反的,需要大唐派兵去鎮壓叛軍,派官員去安撫百姓。雖然都是一些讓李元嘉覺得好笑的傢伙,但是咬不疼人卻挺噁心人的。

好在就是這一年,西突厥一分為二,對大唐的威脅大大降低,安全態勢倒是進一步的轉好了。

零星的幾個州發生叛亂,根本無傷大雅。

就是冬天實在是太冷,連著下了幾場大雪,對很多人來說有點難熬……

不過這就和李元嘉沒什麼關係了,他不用每天頂著刺骨的寒風早早去上朝,在長安城裡除了皇帝召見,也就是一個老丈人和老孃舅需要日常來往,出門的機會不多。如此一來,不光是可以完美的避開風雪,化雪時的寒冷也都被擋在了門外。

就連王府內和城外的下人們,也因為他讓人提前準備好的煤堆,免受了受冷之苦。

當然了,煤爐和煤球什麼的他們就別想了。

煤爐是需要用鐵的,就算是韓王府也沒有那麼闊綽,能給下人們都用上那高檔玩意兒。除了兩個主子之外,也就是韓山、韓路成父子,以及春煙、墨畫幾個貼身的丫鬟才有這個資格。

就是這樣,李元嘉在下人們口中也落了一個宅心仁厚的評價。

無論哪個時代,都是如此的不公平。

當韓王府下人們還在用著散煤取暖的時候,有人卻已經對剛剛在長安權貴們家中流行起來的煤爐有所不滿了。

“姐夫,幫我弄一個唄!”

湊到了李元嘉的身邊,房俊一臉的巴結:“聽我姐說造一個壁爐不過一兩天,您就讓人去給我弄一個唄。”

“呵呵,找你姐去。”

抬頭看了一眼小舅子,李元嘉很快就有低下了頭,重新把注意力放在了手中的一本書上面。

好不容易又做舊了一本“西域醫書”,他這會兒正專心的做樣子呢。

看著姐夫一臉的“冷漠”,明顯不是很想理他的樣子,房俊的嘴角抽了抽,可憐巴巴的看向了房奉珠:“姐……”

瞪了弟弟一眼,房奉珠不等他把話說完就說道:“要麼就完成當初給你開出的條件,要麼就自己找人去做……呵呵,反正你自己也說了,做個壁爐簡單的很嘛!”

“呃……”

翻了個白眼,房俊徹底的無語了。

自從見過大姐和姐夫房中的這座壁爐,並且就近體驗了一下那種熱烘烘的感覺之後,房俊對自己房裡的那兩個小煤爐算是徹底的無愛了——體積在那兒擺著,這大冷天的哪個舒服簡直是一目瞭然。

但是不管他怎麼哀求,房奉珠始終都不答應給他建一個……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只是對方提了一個要求而已。

《數學》的前三冊,學完了就給他建!

為了一個壁爐,自學三本書?

不是房俊不願意,實在是那三本數學看起來太難了。就算是大姐答應了親自教他,想要學會至少也要一兩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