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很煩躁,臉上很無奈。

雖然早就有了思想準備,但是無論如何,聽到了《數學》的銷量之後,李元嘉這心裡還是非常的不是滋味。

這個時代的人,眼睛都瞎了嗎?

那可是真正完成版的阿拉伯數字……尤其重要的是“0”這個概念的敘述,在《數學》中非常的精確,也非常完整!

要知道在數學這個領域,“0”可以說是劃時代的創造,正是它的出現才奠定了未來發展的根基。

未來的學生們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因為“0”對他們來說是理所當然的,似乎應該生來就有。

然而在真實的歷史上,“0”的出現真的很不容易。

羅馬數字裡面沒有“0”,所以後來當阿拉伯人把印度數字傳入歐洲的時候,教皇勃然大怒,因為他們認為神聖的數字是上帝創造的,而羅馬數字裡面沒有“0”,所以誰敢用就是褻瀆上帝!

和幾何、邏輯為主的西方古代數學不同,中國古代的數學是以運算為主,所以“零”這個概念很早以前就出現了。但是在中國古代的籌算數碼中也沒有“0”,遇到“0”的時候就會空位,這樣一來就非常容易出錯。而文字“零”的意思也不是數字“0”,而是“零碎”的意思,所以“一百零一”的意思是一百之外還有一個領頭一。直到後來阿拉伯數字引入之後,正好“0”與“零”處在相同的位置上,所以“0”就讀成了“零”!

總之一句話,“0”絕對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因為來自於天竺的數學書只有一本殘卷,而且李元嘉並沒有看到“0”的存在,所以他很難確定現在印度人有沒有發明“0”這個數字。但是對他來說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隻要他想讓“0”存在,它就自然而然的出現了……

所以《數學》才會被他認為是劃時代的鉅著,李元嘉可以肯定,如果單論價值的話,這六本書恐怕會超過中國歷史上任何一本數學書!

然而,唐人們並不買賬?

哪怕李元嘉只是一個搬運工,一個碼字員,在看到這樣的結果後依然會心酸無比,和那些作品不被接受的作者是一樣的感同身受!

“因為橫排?還是因為從左往右?抑或是……因為作者的身份?”

想來想去,李元嘉始終也想不出原因。

他能預料到《數學》的推廣很難,畢竟古代文人們太清高,也太驕傲了,不然他們也不會到了十九、二十世紀的時候才開始使用阿拉伯數字,所以你很難說服他們一下子就接受《數學》如此大逆不道的書!

而且橫排和從左向右的書寫方式,確實也在挑戰貞觀年間讀書人們的習慣與驕傲。

越是偉大的,便越是難以改變。

千年以後的中國恰逢罕見之變局,國內與歐美甚至日本的差距肉眼可見,尤其是百年的屈辱史,更是讓很多人生出了****的想法。而到了那個時候,很多東西變起來就容易多了,比如說數字,再比如說簡體字等等。

但是現在的大唐,誰願意改變?誰願意跟著別人去學?

更別說拿出這套書的還是一個乳臭未乾的閒王,一個在大唐讀書人眼中幾乎不存在的人物了。

所以在六本書印出來的時候,李元嘉就已經預料到了難度,但是他卻沒想到竟然會如此的艱難!

六本書,六個人買……

“大王,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