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算盤(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來到唐朝之前,李元嘉本不知道《孫子算經》為何物。
中國歷史上的數學書,他模模糊糊的就知道一個《九章算術》,其他的都沒聽說過,或者說上輩子見過那麼幾次也都全部忘記了。
不過雞兔同籠這個題李元嘉還真是記得,因為這類問題實在是太有名了。
所以當他看到《孫子算經》,發現雞兔同籠問題的出處原來是在這本書上的時候,立刻就明白了一件事情:《孫子算經》在中國數學史上肯定很有名!
這本書,肯定很牛逼!
所謂的雞兔同籠問題,其實就是一個籠子裡有雞有兔子,上面有多少多少個頭,下面有多少多少隻腳,然後問有多少雞,又有多少兔子。
小學奧數的常見題型,和一個池子又放水又注水的問題一起,在未來不知道讓多少小朋友們頭疼。
所以在《數學》的第六冊裡面,李元嘉把雞兔同籠問題給放了進去,然後用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解決了這個問題……
小學的奧數題,再難能難到哪裡去?
或許對於小學生們來說,這個問題可能還有那麼一點點難度,但是對於任何一個初中畢業的學生們來說,這簡直就是一道送分題。
只不過,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方程這種東西是何等的存在?
簡單,直接!
所以在看到雞兔同籠的難題竟然還可以這樣解決的時候,李泰心中的震撼可想而知。一直到現在才來找王叔,已經是他想要把第六冊全部學完的想法壓下心頭衝動的結果。
看到侄子臉上驚歎的表情,李元嘉絲毫也不覺得意外。
笑了笑之後,他點頭道:“是啊,正是因為我發現用天竺數字解決這些問題很容易,所以才會琢磨了好幾年之後,寫出了這六本書。一來是希望把自己這幾年想的東西都寫出來,算是給自己花的時間和心思一個交代;二來也是希望能讓更多的人看到用天竺數字的便利之處……哈哈,沒想到小泰你倒是成了第二個讀完這套書的人。”
“第二個?那第一個是誰?”
聞言愣了一下,李泰有些好奇,同時也有些不太服氣的問道。
“呵呵,是你嬸嬸。”
眨了眨眼睛,李元嘉笑道:“不過她比起小泰你還是差的太遠,就算有我天天給她講解,到現在也只是看完了六本書,要說完全學會了還早呢!”
“呵呵,原來如此。”
聽了他的話之後,李泰這才暗暗鬆了口氣。要真是被一個女人給超了過去,他的自尊心可就受不了了。
拿起杯子喝了口水,壓壓驚之後,他才接著開口道:“對了十一叔,您剛才說是想讓更多的人看到天竺數字的便利之處……這就是您把它刻印出來的原因麼?”
“對啊,就是這樣。”
毫不猶豫的點了點頭,李元嘉一臉憂傷的說道:“可惜我把這套書放在新華書店都幾個月了,只賣出去了七套!而且那七套書賣出去之後也如同石沉大海一般……”
“石沉大海?好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