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我縫!(第1/2頁)
章節報錯
說句實話,李元嘉上輩子當外科醫生的時候,幾乎從未關心過手術用的縫線到底是什麼材質的,偶爾聽人講那麼幾句很快就忘了。
這東西,對他來說會用就行了。
研究縫線的材質、效果什麼的,那都是專業人士和某些對此感興趣的醫師的事情,李元嘉這個外科醫師只要知道縫線有哪些型別,哪個牌子的質量更好,知道什麼時候用幾號線就已經足夠了。
但是李元嘉同樣知道,在大唐貞觀年間他的選擇並不多。
他沒興趣真的一樣一樣去嘗試不同材料的縫合線,理所當然的便執行拿來主義,讓人提前準備好了幾種縫線,準備一樣一樣的嘗試一下。
縫合用的材料,可不是一拍腦門隨便選的。
除了材料的強度、是否容易製備等因素之外,人體的組織反應也必須要考慮在內。因為在每個人的體內都有一套完整的防禦機制,會自然而然的抵禦外來的入侵,而所有的縫線對這套防禦系統來說都是入侵者,當醫師們把它們用在縫合傷口上的時候,人體和這些縫線的“戰爭”就已經開始了。
所以縫線的材料,絕對是至關重要的。
李元嘉要用的,就是強度足夠大,至少能讓馬原、黃仁這些人可以輕鬆操作,不容易扯斷的線,同時引發的組織反應也不能太大,減少後續的麻煩。
貞觀年間,他只有“純天然有機”可以選擇。
好在雖然上輩子對縫線沒興趣,但是作為一名醫學生,李元嘉好歹知道一些基本的常識,比如說西方人用了上千年的羊腸線,中國人用了上千年的桑皮細線,肯定都是可以用一下試試的。當然還有蠶絲織成的絲線,也在李元嘉的嘗試範圍之內。
至於說中西方數千年曆史中使用的其他縫線,李元嘉一點興趣都沒有,因為他沒那個時間。
所以第一次的人體實驗,就從中國傳統的桑皮細線開始就好了。
至於說西方人用的羊腸線,李元嘉暫時還不太想用,因為一來強度有些差,用來縫合外傷難度不小,用在腸、子宮等內臟器官的縫合上應該會比較好;二來消毒也是個麻煩事兒,現在除了酒精之外還沒有其他的消毒劑,羊腸線用高溫蒸煮的辦法消毒的話,一下子就熟了……
“大,大王!”
“嗯?你有何話要說?”
看到傷兵的臉色已經蒼白如紙,李元嘉的眉頭一皺,淡淡的問了一句。
“咕咚!”
艱難的嚥了一口吐沫之後,傷兵指著黃仁剛剛開啟的無菌器械包,一邊哆嗦一邊顫聲問道:“大王,剛才您說的縫……可是要用這些東西來……來……”
“沒錯,把你的傷口給縫起來,就用這些東西。”
看著傷兵結結巴巴的樣子,李元嘉都替他費勁,所以不等說話就立刻點了點頭道:“你這個傷口太大,如果只是用繃帶包紮起來的話,癒合的效果不佳……用線把它縫合起來,長得會更快,效果也更好!”
傳統的包紮處理方式,其實也是把傷口的創面擠壓在一起,讓它們重新“連”起來。只不過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效果還是速度,都遠不及縫合來的有效而已。
李元嘉覺得自己解釋的很清楚,然而看到那精光閃閃的針頭,還有看起來就讓人痛不欲生的西線,傷兵的身子卻開始有些哆嗦了:“大,大王,能不能不縫?像前面兩個兄弟一樣……包紮一下就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