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一樣的等級體系,其實王普他們絕不陌生。

畢竟這可是公元七世紀,大唐貞觀年間,等級幾乎是每個人一出生就被打上深深烙印的時代。就連官老爺們,稍微讀過書的人都知道,大唐中樞最高的品級是正三品,而下面的縣令們一般都是七品,而像李元嘉這樣的親王則是正一品!負責管理宮裡工匠的地方,官員們也是有各自品級的……

可是給工匠們定品級?

這事兒就新鮮了!

所以王普聽了這番話之後一臉的茫然,完全搞不懂這樣做有何意義。

好在就在此時,李元嘉又補充了一句:“記住,如果某個匠人手藝突飛猛進,是可以給他升級的。比如說本來是五等匠人,但是三個月後他乾的活可以和四等匠人媲美,就給他升級,然後每個月多五錢……這麼說,你明白了吧?”

“……明白了!”

這次不再茫然,王普臉上立刻就顯出了了然之色。

說的這麼清楚明白,他要是還不懂就太蠢了。擺明了,所謂的等級是假,幹活兒幹得好給錢多才是真的!

只不過……

“這樣做,就能每個月做出三百臺?”

明白歸明白,可是王普對於那位“宏偉”的目標還是苦惱的很。關鍵看著大王此時的表情,還有剛才的那番話,根本就不給他拒絕的機會啊。

王普眼中的煩惱映入李元嘉眼簾,也只是讓他微微一笑而已。

有沒有用,試試看就知道了。

雖然不是很懂木匠活兒,但是這兩天李元嘉看著十幾個木匠做翻車,早就發現了其中的一點奧妙——這幫人,就沒有一個盡了全力的!

不直接說透,並不意味著李元嘉就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兒。

上輩子幹的就是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的工作,尤其是這些木匠們的心思,從某種角度去看的話,可以說和很多病人家屬的一模一樣。幹得太快了,任務量就會定得很高,那樣以後想要偷個懶什麼的都沒法子了,而作為他們的管事,陳木還要考慮一個月三百臺完不成的問題,所以很可能也是持著預設的態度……

所以李元嘉剛才才說了三點,讓王普去做。

他不願意當一個壓榨這些木匠的壞人,但是也不願意讓他們就這麼糊弄過去,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這些人的工作效率提高一截,然後把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再提高一截!

兩百個人一個月做三百臺翻車,竟然說不可能?!

“呵呵。”

突然間冷笑起來的李元嘉渾然沒有意識到,自己現在的樣子和心思,活脫脫就是一個壓榨勞工的”資本家”,而且還是那種壓榨了別人還想要別人感謝自己的資本家,不知不覺間就成了上輩子自己最恨的那位領導的樣子……

在自家的莊子裡,李元嘉待了整整七天。

七天的時間裡除了做出了刨子和框鋸之外,最重要的便是徹底搞清楚了木匠們的生產效率——在刨子和框鋸的加持下,他們一個月應該可以造出兩百太左右的翻車。

而且這個資料,絕對是可以輕鬆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