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水車(第2/2頁)
章節報錯
右拳狠狠的一砸左掌,李元嘉哈哈一笑道:“你先回去吧,明日一早,我就去看看你們做好的東西!”
“是,大王。”
眼見李元嘉對此事如此的重視,陳木自然是美滋滋的走了,他知道一旦大王對自己幾個人做出的水車感到滿意的話,厚厚的一筆賞賜肯定是少不了的。
“呼……”
等陳木樂呵呵的回去之後,李元嘉這邊長長吁出一口氣,心情真的是相當的愉快。
這兩種水車的研究成功,來的實在太是時候了。
無論龍骨水車還是筒車,其實結構上都不算太複雜,畢竟能在中國古代使用的東西能難到哪裡去?而且這些玩意兒,在唐朝的時候其實已經有了實物,或者說已經有了一個雛形,韓山專門找到的兩個木匠對此就頗有心得。但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加上李元嘉根據記憶親自畫出的精細圖片,這幫人依然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做出了一個模型……
雖然差點遺忘了自己讓陳木他們研究的這東西,但是現在成功了之後,李元嘉立刻便想起了自己當初的打算:有了曲轅犁這個可以大幅度降低人工的劃時代農具,再有了輕便簡單的水車,兩者的結合將會對大唐的農業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明明現在大唐地廣人稀,用曲轅犁也可以在同等條件下開墾更多的土地,但是因為沒有足夠的灌溉設施,讓很多遠離水源的土地依然荒武著。而就是這種情況,讓曲轅犁的作用根本就無法發揮到極致。
看了一會兒碧藍的天空之後,李元嘉又忍不住苦笑著搖了搖頭。
水車這玩意兒,可比曲轅犁複雜多了。
別說大唐領土的邊邊角角了,就是中原各州的州府之下,很多農民連見都沒有見過。而且這還是朝廷花了大力氣進行推廣,每個州縣都送去了一份圖紙的情況下。
效率之低下,過程之艱難,實在是令人髮指!
這個時代的木匠們想要掌握水車製造的技巧,沒有幾年的功夫想都別想。而製造一臺水車的話,陳木他們幾個人也要幹上一個月才行!
如果這兩種水車真的更加簡單、易造的話……
心潮澎湃之下,李元嘉忍不住起身走到了門外,看向了那遙遠的天空。其實他現在已經明白了,在這個生產力極度落後的時代,通訊又極為不暢的情況下,任何好東西的作用其實都要打個打折扣的。
“唉!”
就好比曲轅犁,那麼好的東西出現了之後,現在才推廣到哪裡?
短暫的欣喜過後,很快就是滿懷的惆悵。
其實在曲轅犁出現之後,李元嘉就已經發現了它的侷限性。
所以在鬱悶了好一會兒之後,李元嘉暗暗下定了決心:“長遠來看,還是要從小培養一批真正的人才才行……”
而且……
所以李元嘉現在考慮問題,動輒都是十年起步,像水車這種東西的影響更是要以五十年為單位來考慮了。
“五十年之後,大唐能增加多少新的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