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真的?”

聽了李忠這番話之後,李元嘉頓時大喜,蹭的一下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可有帶來實物?快快呈上來!”

李忠不敢怠慢,趕緊把手中的盒子捧上前來,放在了李元嘉的書桌上!

深吸了一口氣之後,李元嘉迫不及待的開啟了桌上的盒子,然後一眼便看清楚了裡面放著的東西——十幾個活字,一瓶油墨,還有一疊白紙!

根本不用李忠和春煙她們動手,李元嘉自己就直接抽出了一張白紙,往上面一瞧,臉上頓時露出了欣喜之色。

果然!

大概十六開大小的白紙上面密密麻麻印著一百多個小字,每一個都是清清楚楚,乾乾淨淨!

視線在白紙上停留了兩三秒鐘之後,李元嘉忍不住一拍桌子,大叫了一聲。

“好!”

在李元嘉的眼中,這就是一份完美的印刷品!

至少在貞觀十一年的大唐,它絕對是的!

十六開的一張白紙,上面至少印上了差不多兩百個字,超越了李元嘉以前見到的任何一次嘗試!

千萬不要以為這很容易,也不要拿未來一張紙上可以印刷上千個字來對比,因為這是唐朝,正常情況下一張白紙上只能寫下幾十個字的時代!用柔軟的毛筆寫蠅頭小字,可不是誰都具備的技能,更別說用活字來印刷了。

將近兩百個字印在一張紙上,絕不是那麼簡單就能做到的!

整張紙上的文字橫豎基本上都是一條直線,最歪的地方應該也不會超過十度,這意味著李元嘉府上的鐵匠們已經徹底掌握了活字小型化的技術的同時,對於用活字排版已經有了很豐富的經驗,才能把這些字排的比之前幾次整齊的多!

而且所有的文字,都很清晰。

只有新的油墨和新的活字合金完美契合,才能達到這樣的水準,否則的話別說這麼小的活字了,恐怕像以前那樣一張紙上印六七十個字都會出現模糊的情況!

心中激動之下,李元嘉怎麼看著都覺得滿張紙的“元嘉體”非常順眼……沒錯,未來的宋體字,現在已經被命名為“元嘉體”了。

有資格幹這種事兒的,當然只有大唐皇帝陛下。

李元嘉用了幾年時間一點點的“完善”,最終拿出來的完成版宋體字,被李世民屢次譏諷為“匠氣十足”、“毫無美感”,而且皇帝對他始終不聽自己勸說,把這種字型越寫越方正的做法非常鄙視,有一次直接就脫口而出了“元嘉體”三個字。

皇帝的話,那是金口玉言,元嘉體就這麼被套在了宋體字的頭上。

心中大喊冤枉的同時,李元嘉也是哭笑不得。不過在明知道只有用方方正正,橫平豎直的宋體字做活字,才能大幅度減少工匠們的工作量的情況下,他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下了皇帝的調侃,平躺著準備“遺臭萬年”了……

心潮澎湃的放下手中的白紙,拿起木盒裡的那些活字看了又看,又親自沾了些許油墨在白紙上嘗試了幾次之後,李元嘉心懷大暢:“不錯,做得好!李忠,等會兒去找韓山領一百貫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