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啦啦……”

就在旁邊伺候著的春煙從煤爐上拿起水壺,上前給李元嘉的茶杯續上熱水的時候,管家韓山步履匆匆的走了進來,上前行禮道:“大王,從長安送來的邸報到了,楊長史派人給您送了一份過來。”

“哦?”

聽韓山這麼一說,李元嘉心中一動,從躺椅上坐了起來。接過韓山雙手奉上的邸報,李元嘉拆開了瞧了幾頁之後,臉色漸漸變得凝重了起來……

貞觀十一年七月中旬,大霪雨讓洛水氾濫的訊息傳到長安的時候,李元嘉其實並不是很在意。

一點小事情,沒什麼好擔心的。

中華歷史五千年,從上古時代的大禹治水到後來的九八大水,中國人不知道遭遇過多少次水災,因此失去了多少生命。甚至就連未來一千多年以後,一場大豪雨還能在現代化的都市裡淹死人,更別說這個水利設施落後的時代。一場大雨下來,旁邊連一塊水泥都沒有的泥土堤壩被衝開是很正常的事情,中國的歷史上這種事情多了去了。

李元嘉一個小小的穿越者,沒那麼大的本事去改變這種事情。而且他對水利一竅不通,想提個意見都沒戲。

而且在他看來,李世民乾的也不錯。

水災一開始的時候就開義倉賑災,隨後詔諸司停止各項進貢、力役,同時按照災民受損的程度而賜予補助:家裡全毀的十五匹布,半毀的八匹布,同時廢明德宮及飛山宮之玄圃院,分給遭受水災的災民們……

可以說,唐太宗做到了這個時代能做到的最好的應對。

只不過……

到了八月中旬的時候,水災的訊息還不斷傳到長安,李元嘉就覺得有些不對勁了。

時間太長了,地方也太大了。

如果只是下個幾天,甚至十幾天時間,然後集中在一兩個地方的話,其實也就罷了,畢竟這個時代的大唐地廣人稀,就算是遭了災終究影響也很侷限,只要朝廷這邊救災措施給力,就出不了什麼大問題。

但是……

按照官方的邸報,這一連串的大雨從七月初下到八月初,多條河流泛濫,多達十餘州受災,就不得不讓李元嘉有些擔憂了。

他最先想到的,自然是這個時代糟糕的衛生條件!

房子沖毀了是小事情,人只要沒有當場淹死就沒事兒;莊稼受災了問題也不大,這些年大唐的收成不錯,李世民肯定不會眼看著自己的子民們餓死,但是大水災之後給生態環境造成的變化,由此而帶來的潛在的疾病爆發威脅,卻是真實存在的。

要知道大役之後必有大疫,這句話還是有些道理的。

尤其是這種時間跨度比較長,涉及地區又比較廣的水災,如果運氣不好的話,一些疾病大規模爆發起來也是相當要人命的。

“呼……”

在樹蔭下呆坐良久之後,李元嘉長長的籲出一口氣,緩緩搖了搖頭道:“可惜,實在是可惜!雖然我知道該如何去預防這種事情的發生,但是……可惜啊!”